外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让理论学习“活”起来、“实”起来
校新闻网讯(外语学院供稿)本学期,外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本科生党支部在学院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体系中创新打造“语新思想课”品牌,以党小组为学习单元,带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学骨干共同参与,推动语言专业学习与新思想传播深度融合。通过政策解读、专业赋能、实践锻炼、国际视野拓展等多维路径,引导青年党员以语言为桥梁,践行新时代使命,交出青春答卷。
以纪正心:从八项规定看青年党员的作风传承
学生党员孙鸣谦带领党小组在第一期“语新思想课”上,组织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学习,通过原文研读、案例剖析等形式,引导党员深刻领会作风建设对青年成长的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学生党员,既做八项规定的坚定执行者,更当校园新风尚的积极引领者,将"诚信求实、服务群众"的作风要求融入日常学习生活。通过持续深化学习成效,推动纪律规范从"外在约束"向"内在自觉"转化,切实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以语为媒:专业使命与时代责任的同频共振
学生党员贾双嘉带领党小组在第二期“语新思想课”上,将“以语言为桥,筑时代担当”作为理论学习主题,分享了学习“一带一路”倡议的体会,参访通用技术中国医药公司、中国中材海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聚焦央企走出去过程中的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播;同时结合美国博主“甲亢哥”来华旅行案例,带领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新路径与青年话语表达的现实意义。
以展为窗:广交会见证中国贸易的青春叙事
在第三期“语新思想课”上,学生党员谢欣带领党小组与大家分享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体会,她结合第137届广交会热点,开展了一场生动的主题学习。课程围绕三个维度展开:一是解读广交会65年发展历程及其作为中国突破封锁、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意义;二是分析本届广交会应对"美国关税"等贸易摩擦的中国方案;三是分享党小组成员担任广交会翻译志愿者的切身见闻。谢欣提到,广交会从诞生到发展的历程,正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世界的生动缩影。作为外语专业学生党员,我们不仅要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更要培养"国之大者"的胸怀,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以和为贵:国际调解院设立彰显中国智慧
在第四期“语新思想课”上,校优秀共产党员张雨霏同学带领党小组与同学们深入剖析了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的战略意义。她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渊源切入,系统阐释了调解机制相较于仲裁、诉讼的独特优势,重点分析了其中蕴含的东方治理智慧。同学们认识到,国际调解院的成立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生动实践,既彰显了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的外交立场,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融合"和合文化"的中国方案。作为外语专业学生党员,不仅要深刻理解这一重大外交举措的战略意义,更要锤炼国际传播能力,在讲好中国治理故事、传播东方智慧方面勇担使命。
语言是文明互鉴的钥匙,青年是联通未来的桥梁。外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立足专业特色,构建理论学习常态化体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笃行,着力深化内涵式学习成效,将理论武装与专业学习有机融合,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
学习体会
外语学院2021级西班牙语专业本科生胡映楚: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对于青年党员的重要性。将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青年党员应当以八项规定为准则,时刻约束自己,以良好的作风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外语学院2021级俄语专业本科生李若姗:通过学习,我对外语人的专业使命与时代责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在分享参访企业经历时,我深刻感受到央企在走出去过程中,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党员,我们肩负着用语言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这也要求我们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不断探索符合青年话语表达的方式。
外语学院2021级意大利语专业本科生王彦淏:通过学习,我对中国智慧和外交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谈到国际调解院的独特优势与东方智慧,调解院的成立是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基本方针的生动体现。作为外语学院的学生党员,我们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担当。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