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 【中国教育报】“蚁族”:奋斗中无法释怀的青春梦想
《中国教育报》
记者 却咏梅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的问世犹如惊雷,出版后的短短4个多月,相继荣获《南方周末》“2009中国传媒特别致敬”、“2009华语传媒年度图书”,“蚁族现象”在“2009凤凰·百度时事沸点事件”评选中当选“影响时代社会类”事件,“蚁族”一词成为《咬文嚼字》公布的“2009年十大流行语”……
“蚁族”一词的出现,让世人的目光迅速聚焦在一个庞大的城市沉默群体上:他们年轻、多为“80后”,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处境却是“生存之上,生活之下”,如小小的、卑微的蚂蚁,群居在城市的边缘。有人为他们的弱小叹息、呼吁;有人认为弱小只是他们人生的临时节点,是雄鹰总会展翅高飞。而他们自己则认为这是为收获成功的果实翻松土壤。
“我其实更多的是想扮演一个发问者,通过‘蚁族’的人生经历,带给当代青年更多的人生思考。”
记者:最初你做的仅仅是一个研究报告,后来为什么要写成《蚁族》这本书?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廉思:《蚁族》是我主持的一个国家级研究课题——《潜在危机:中国“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在进行这项研究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此项研究只是产出几份写满数据和调查分析的研究报告,那么它所起到的作用就十分有限。我希望能出一本通俗易懂的书,让社会上尽可能多的人能了解“蚁族”和他们的故事,引起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当然,我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那就是希望通过对“蚁族”的研究,让青年人对自己的前途命运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记者:“蚁族”从一个调研报告成为一个社会热词,你觉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廉思: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研究报告,而是反映了时代的呼声,发出了时代的强音,代表着我们这个社会不能忽视也不应该忽视的最敏感的群体,揭示了一代人的痛苦、无奈和彷徨。
《蚁族》一书出版后,很多“蚁爸蚁妈”给我发邮件、打电话、网上留言。家长们告诉我,是《蚁族》让他们知道了远在外地的孩子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个家长说,怪不得儿子坚持不让他去住处看一眼。有个妈妈给我留言,说她看了两天的书,流了两天的泪,作为一个“80后”的母亲,她感觉自己是那样的无力。可见,“蚁族”这个群体影响的不仅仅只是百万“蚁族”本身,因为“蚁族”在大城市里“漂”得再苦再累,在家里也是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所以,“蚁族”涉及到的是成千上万与“蚁族”有着紧密联系的人。从这个侧面就能看出,社会对它的关注度有多高。
记者:孔子曰:三十而立。这些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将陆续面对人生的一个重大问题:能否立?如何立?你和“蚁族”同为“80后”,通过写这本书,你对“蚁族”和自身命运有什么样的思考?
廉思:只要一个人青春过、奋斗过,他就不会不被“蚁族”的故事唏嘘感动,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蚁族”。我也是“蚁族”,也是房奴,也在为梦想奋斗。今天我们这些“80后”已然到了而立之年,但孔子两千年前的余音,让我们显得是那么茫然无措。如果用车和房作为衡量“立”的标准,那么能有多少“80后”现在有车有房?又有多少“80后”的车和房不是依靠父母而是自己挣来的?
在《蚁族》这本书中,我其实更多的是想扮演一个发问者。通过“蚁族”的人生经历,带给当代青年更多的人生思考,思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思考在国家政策下,个人如何去应对和作出选择。我知道,很多大学毕业生去西部是为了考研加分和城市户口,很多人当村官是为了有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然后考公务员尽快离开。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这些年轻人现实,而是现实让他们不得不作出这样的选择。社会呼唤青年人要有责任感和担纲意识,但是对于现实中的个人来讲,既不能只讲奉献不谈利益,也不应只谈利益不讲奉献。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权重,“蚁族”让我们反思了很多。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但是很多学生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转变。”
记者:“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廉思:“蚁族现象”的产生既有国家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也有我国户籍制度的因素;既有聚居村本身个性的问题,也有城乡接合部共性的问题;既有大学毕业生本身个性的问题,也有流动人口共性的问题,其宏观原因是:
(1)大城市的吸引力。课题组研究发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大城市中均有大规模的“蚁族”存在。另外,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客观影响,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都倾向于留在城市工作,这无疑更加剧了大城市的磁体效应。
(2)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2003年初,我国首批扩招大学生进入社会,与下岗再就业职工和民工潮汇聚成就业洪峰,造成我国就业压力空前增大。此后,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便连年增加。
(3)我国就业政策的调整。2002年3月,教育部、人事部、公安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球探体育比分毕业生就业制度有关问题的意见》,其中规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球探体育比分可根据本人意愿,其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
(4)大学生择业观的相对滞后。1998年开始的大学扩招,使我国大学入学率在短短七八年内达到了21%,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按照国际标准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因此,这也必然要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但是很多学生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转变。
(5)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差异。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赶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而对能够作为初级工人、高中和职业球探体育比分毕业生的需求却有增无减。此外,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社会化,实行自主择业,但市场需求情况并没有及时成为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划定的风向标。
记者:你在书中把“蚁族”称为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通过许多案例讲述了这群高智商低收入者恶劣的居住环境和艰难的求职经历。但是,也有很多读者反映,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这样奋斗出来的,有些人可能比他们还要艰苦。所以“蚁族”并不值得同情或怜悯,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道路。你怎么看?
廉思:认为年轻阶段多吃点苦是人生的必经阶段,这点我持肯定态度,“蚁族”自身的奋斗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但“蚁族现象”也确实反映了我国社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也是不容回避的。比如,“蚁族”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来自农村和县城的比例分别达到54.7%和20.7%,是名副其实的“穷二代”。他们勤奋苦读考上大学,背负着家庭很高的期望,在大学里他们仍然比那些家庭富裕的孩子刻苦得多,但是目睹同学中“富二代”、“权二代”毕业后轻易获得好职位、买房买车,自己却从村到村(从农村到聚居村)、求职艰难,他们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的感受跟其他群体是不一样的。难怪有人得出的结论是:“奋斗10年还不如有个好爸爸。”这样的矛盾恐怕很难用“年轻人需要多锻炼”这样简单的话语来解释吧!
有些评论家将“蚁族”和“文革”时期的青年对比,认为现代的大学生可以接受到很好的教育而且不会承受被批斗和上山下乡的风险,这样已经很幸福了,所以“蚁族”们根本不需要社会的同情和怜悯。这样的比较我也不敢苟同。社会在进步,如果老是和以前比,那肯定是好的,可是这又有什么意义?未来的前进动力又在哪儿呢?
“如果这样一群‘精英候选人’无法参与社会,或者社会使他们‘走投无路’,让他们以年轻脆弱的心灵和一无所有的经济能力裸露于经济危机之下,必将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议论,认为大学生毕业不应该留在大城市当“蚁族”,去小城市会更有发展,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你研究这么长时间“蚁族”,了解他们的想法,那么他们是怎么想的?
廉思:尽管社会上对“蚁族”留在大城市有这样那样的非议,但对于现实中的“蚁族”来说,他们可能更情愿留在大城市。这是因为:第一,“蚁族”对土地没有父辈那样的感情,对农村和家乡没有父辈那样的依恋。“蚁族”中很多人当初念大学就在大城市,大学毕业后也就顺势留在了大城市。“蚁族”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生存需求,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梦想自己能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身份和地位。因此,他们来到“北上广”,根本就不想再回家乡。第二,“蚁族”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因为有文化,再加上他们是在网络、手机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比较了解外部世界,知道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城市文明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到城里不管干什么都比在家乡好,是他们比较坚定的信念。第三,二三线城市和大城市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蚁族”也不情愿去小城市。因为比较起来,大城市无论政治环境还是就业氛围,甚至接受再教育的机会,都比二三线城市要好很多。“蚁族”普遍认为,在大城市生活会更有利于自己的人生发展。
每个人都有选择留在大城市的权利。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城镇化,需要大量人才,“蚁族”为城市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才华和青春,城市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蚁族”,也没有办法把“蚁族”拒绝于城市之外,或者把他们再送回农村或县城,不管你是否欢迎他们。近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工作岗位待遇并非令人满意,但“蚁族”并没有太强烈的返回家乡的意愿,他们仍然甘愿做“蚁族”。可以肯定,不仅以前毕业的大学生要做“蚁族”,今年即将毕业的600多万大学生,有相当部分的人还是要做“蚁族”。所以,积极的思路是使他们有序地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剩下的问题就是研究怎么解决、采取什么政策、条件和进程。
记者:读完《蚁族》后有些人也很担心:假如“蚁族”的存在使人们变得不再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可能就会是降低投资教育的意愿和资本,这将是教育最大的隐患。你认为呢?
廉思:确实存在这方面的担忧,“80后”“蚁族”的出现潜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中国传统社会2000年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有一个比较通畅的下层社会向上层社会的流动机制,即自隋唐开创的科举制。每年,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通过这条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科举制给所有读书人以通过科考而非钱财、出身、关系、背景改变自己命运(学而优则仕)的通道。
现在新的“读书无用论”又出现了。我认为,知识本身并不能改变命运,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并且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才可能改变命运!所以,对于目前的教育体制来说,高等教育要改革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使学生能把认识世界的知识转化为改造世界的能力,否则培养出来的就是高知低能,只会纸上谈兵,无法适应社会。
“蚁族”问题的重要性还在于他们与其他弱势群体很不同,比如,对于主要由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者组成的农民工群体而言,再过10年或15年,他们可能仍在工地上抡大锤或回老家去扛锄头,但“蚁族”们受过高等教育,会逐渐成长并进入社会的“准精英阶层”,一个人在年轻时候的经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价值观,因此,“蚁族”的心态和价值观将会影响中国的未来。试想,一个人在年轻常遭到冷遇,或认为被社会鄙视、常遭到不公待遇,那么,当他进入四五十岁、事业获得成功后,他会如何看待和回报这个社会?他会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关心“蚁族”就是关注中国的未来。
“国外存在类似中国‘蚁族’的现象,说明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在各地存在一定共性,但中国表现出来的个性更鲜明一些。”
记者:据你了解,国外的大学生毕业也是大多选择留在大城市当“蚁族”吗?国外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没有这种现象?
廉思:国外也有“蚁族”现象,例如韩国社会虽没有明确划分出“蚁族”,但显然也存在相似阶层。韩国人口相当集中,特别是地方出身的年轻人极力考入首尔的大学,毕业后也留在首尔工作,地方大学毕业生也纷纷涌入首尔。因为首尔是国家机关、大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的聚集地,显然有更多的发展机遇。韩国没有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分,外地人不会因户口问题受到有别于当地人的待遇,更加剧了人口的集中。
目前韩国近一半的人口集中在首尔以及附近的首都圈,但留在首尔的年轻人并不都能过上宽裕的生活。“僧多粥少”使得首尔青年失业率在各年龄段中一直居高不下。即使对找到工作的人,情况也不乐观。
国外存在类似中国“蚁族”的现象,说明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在各地存在一定共性,但中国表现出来的个性更鲜明一些。中国社会存在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的传统观念,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乡村出来的大学生自身还承载着父母的厚望、家族的“面子”,所以也会有类似“宁要北上广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迫使他们选择留下来做“蚁族”。
记者:最后,请你对“蚁族”们说些心里话。
廉思:人生自有起点、必有终点,但绝无顶点。今天,我要从心底里为“蚁族”鼓掌,“蚁族”并不是失败者,只是尚未成功。放平心态,坚信自己的选择,通过不懈的努力,“蚁族”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化蚁成蝶”。
网络链接:
http://paper.jyb.cn/zgjyb/page/1/2010-02/25/06/2010022506_pdf.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