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 《新京报》:空间站里当指挥必须“搞好关系”
新京报北京3月25日讯(记者颜颖颛)“我从没见过外星人,也没有外星人到过空间站,如果要找奇怪的现象,还是在地球上找吧,因为太空里什么都没有,都是黑的。”昨日,俄罗斯宇航员根纳季·帕达尔卡在对外经贸大学分享了他的太空生活。他此次来华,是为庆祝世界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升空50周年及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10周年。
巧遇英雄踏上“航天路”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那一年,根纳季·帕达尔卡3岁。两年后,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和美国人爱德华·怀特先后实现了太空行走。1969年,帕达尔卡从电视看到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漫步。
“从我的3岁、7岁到11岁,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10年!”面对三百多名对外经贸大的学生,帕达尔卡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那个年代,每个男孩的梦想,都是成为一名宇航员。”帕达尔卡也不例外。“加加林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他让我们知道太空是立体的,而不是扁的。”长大后,他选择了高等飞行员军事航空球探体育比分,学习工程专业。毕业后,他进入俄罗斯空军,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有机会成为宇航员,得益于他的一次“巧遇”。那一次,他遇到了首个完成太空行走的“航天英雄”列昂诺夫,后者建议他尝试当一名宇航员。这是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一次对话。1989年,已是机长的帕达尔卡报名参加宇航员的选拔,他成功了。“于是,我童年的梦想成真了。”
直到今天,他成为“俄罗斯联邦英雄”,帕达尔卡依然以苏联的航天英雄们为豪。“再次强调一下,我用的发射台还是原来加加林用过的那个。”
多元空间站关系要协调
帕达尔卡共完成过3次太空飞行,在太空中度过了560多个昼夜,两次到过国际空间站。他也是首位两次担任国际空间站指挥官的宇航员。
2004年,作为国际空间站第9考察计划首发机组和“联盟TMA-4号”飞船机组指挥官,帕达尔卡在国际空间站度过了6个月。那是他第一次进入国际空间站,对这个1200平米的地方充满新鲜感。
“(空间站)里阴凉的地方,温度是零下一百摄氏度,有阳光的地方,温度是零上一百摄氏度。还好我们有可以调温的宇航服。”
2009年,帕达尔卡再度前往国际空间站,这次飞行持续了198昼夜16小时42分22秒。但对他来说,当指挥官最难的工作是“把成员之间关系搞好”。
“宇航组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习俗,”如何让大家和睦共处是对“小组长”帕达尔卡的考验。为此,他们过每个队员国家的节日,也不忘给每个队员过生日。“为给一名队员庆祝,我们每人画了一个墨西哥卷饼送给他。”
空间站里“干杯”很特别
帕达尔卡介绍说,由于成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国际空间站就像一个小联合国。
“虽然研究舱是俄罗斯的,意大利人给它卸货,加拿大的机械臂负责接货,比利时人操作机械臂,机械动力来自俄罗斯发动机,宇航员穿着美国的航天服出舱。”
在空间站的失重环境下,他们个个“力大无穷”。“一个重达400公斤的跑步机,我们毫不费力地把它推来推去,并一起组装起来。”
有成员即将离开国际空间站回到地面时,他们会举行“告别酒会”,当然不能真的喝酒,大家便一起举着真空包装的水——“干杯”。万圣节的时候,一位美国女宇航员在航天服外面套上马戏团裙子,算是过了一把“变装瘾”。
枯燥的太空科学实验在帕达尔卡口中也变得兴味盎然——“这里是我们的菜园,我们在这里做无土栽培。我们种了绿豆、樱桃、萝卜、麦子等。”
尽管讲得轻松,一些细节还是透露出他们的辛苦。帕达尔卡介绍,在国际空间站,每天要花两个半小时锻炼身体,这不是为了“保持身材”,而是为了保证体力,防止肌肉萎缩、钙质流失。
此外,在经历了漫长的国际空间站生活回到地球时,帕达尔卡和队员们从机舱里出来,笑着向地面等候的人挥手。但他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人搀扶。“你们看到我们基本上可以走路,但实际上那特别累,每走一步都很辛苦。当然,这可能也是因为回到地球太激动了。”帕达尔卡依旧不忘幽默。
原文链接:http://news.bjnews.com.cn/2011/0325/1132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