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

院系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活动 > 正文

从文本到舞台·从教学到实践——孙建秋教授开创的英语戏剧之路

日期:2021-09-16   编辑:黄海宁

从文本到舞台·从教学到实践

——孙建秋教授开创的英语戏剧之路

李军

2002年,我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习,毕业留校,成为了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的一名教员,至今已近廿载。从教以来,我陆续教过《大学英语精读》、《大学商务英语》等多门英语基础和通用型类课程,但从未中断的只有给本科生开设的《欧美戏剧》这门课。自2015年起,我又给研究生开设了《欧美戏剧》和《莎士比亚戏剧与电影》两门课。显然,英语戏剧已成为我的教学事业的重要方向,并且带动和发展了相关的实践和科研等活动。

我有幸踏入英语戏剧之路,离不开多年来孙建秋教授的引领和提携。每每忆及往事,我总心怀感激,感念师恩。在我编写的教材《欧美戏剧选读》(2015)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特别感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孙建秋教授,是她引领我走上了英语戏剧教学与研究的道路,她开阔的视野和开明的思想对我影响深远,她对戏剧和教学的热忱给了我莫大的激励。”这些话可谓发自肺腑,道出心声。

贸大喜迎七十华诞,天下校友欢喜庆贺。当我们自豪地面对母校取得的诸多辉煌成就时,就会想起那些像孙建秋教授一样曾经在各个方面为贸大做出卓越贡献的前辈。借此机会,我也整理了一些从读研至今的照片,回顾自己从当年戏剧课上的学生到如今讲授戏剧课的教师的成长历程,并以此向给予我宝贵知识和智慧,还有深切关怀的恩师致谢和致敬!

从文本到舞台

孙建秋教授在多年的戏剧教学中总结出了一套以“from page to stage”(从文本到舞台)为精要的教学法,而我在读研期间通过学习孙老师教授的欧美戏剧课,亲身体验了这种教学法的魅力和功效,所以在日后自己从事的教学中也秉承了这一范式。

在一篇题为“From Page to Stage: Teaching Drama through Performance"的论文中,孙老师对这种教学法有如下阐释:“我尝试着将莎士比亚文本阅读和戏剧工作间、戏剧表演结合起来。我觉得必须给学生一个机会自己去揭开戏剧艺术的神秘面纱,并且亲自体会戏剧文本的潜在力量,自己去填补字里行间的空白去解析出作者在观众和剧本之间没有说出或没有写出的那些内容。”

2000年,在研一下学期的戏剧课上,我和同学们在孙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莎士比亚等戏剧大师的经典作品,还有不同风格的英美现当代戏剧代表作,打开了认识欧美戏剧的视野;通过戏剧表演工作坊(间)和戏剧表演实践中,我们更是对理解和鉴赏戏剧有了开窍般的领悟戏剧的文本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只有通过表演才能置身其中,才能发现和探索戏剧如冰山般隐于水面下的精华部分。

这张照片是孙老师在戏剧表演工作坊上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表演实践:



下面这组照片拍摄于2000年6月22日戏剧课结课演出:

 

结课演出的节目单



演出后全体演员与孙老师合影

 

王颖和我表演Romeo and Juliet“阳台会”(the Balcony scene)

 

读研期间在孙老师的戏剧课上和其他场合学到的方法和积累的经验。为我任教后的英语戏剧教学之路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我的戏剧课也突出了戏剧工作间和舞台表演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兼顾戏剧作为文学体裁和表演艺术的双重特性引导学生从舞台的角度读文本,并通过表演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每个学期都安排了一定课时举办表演工作间,期末则有结课演出,要求所有选课学生参加分组表演。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课程建设,形成了本课教学的“三结合”模式(剧本与舞台、文本与语境、课堂与课外)和“五板块”结构(介绍作者和剧本,组读和精讲剧本,赏析舞台及电影改编作品,表演工作坊,小组专题讨论)。这一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本科《欧美戏剧(英)》多次被评为课堂教学质量院系排名前十,研究生《欧美戏剧》课也有一次被评为教学质量评价前十,本科《欧美戏剧(英)》课还被球探体育比分推送参加2020年教育部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评选。

从教学到实践

孙建秋教授在英语戏剧教育方面的另一特色和成就是结合教学与实践,积极开展课堂之外的戏剧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她的丰富资源、卓识远见,还有过人的创造力、号召力和行动力都令我十分钦佩:她在英语戏剧的改编和排演中所彰显的跨文化思维、文化主体意识和兼容并蓄风格,也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和影响。

她倡导并组织了三次以贸大为主办方的“莎士比亚日”活动,这些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在国内堪称独树一帜,提高了贸大的对外知名度和声誉,开创了贸大的英语戏剧文化大格局,培育了贸大的莎士比亚戏剧传统,这些是贸大历史中值得书写的一部分,甚至载入了当代莎士比亚史册。

1998年3月,首届“莎士比亚日”活动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即英语学院)发起并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友协基金会、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十二家单位协办。邀请到了国内外众多莎士比亚专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包括莎士比亚研究所主任彼得霍兰德(Peter Holland)、著名莎剧导演迪克兰·多纳兰德(Declan Donnellen)国内知辛莎学专家方平、李赋宁、裘克安等教授,马永安、张家声等表演艺术家,甚至还邀请到了一位特别“莎迷”——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李肇星。首届“莎士比亚日”活动内容不仅包括与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表演、翻译和出版作品相关的多场平行论坛,还包括其它车富多彩的活动,例如:由英国皇家国立剧团(RNT)的艺术家们带来的戏剧工作间、莎士比亚图片和书籍展、莎士比亚趣味问答庙会、“文艺复兴烛光晚宴”、莎剧电影及戏曲改编作品录像观摩、小型莎士比亚戏剧舞台和书籍的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孙建秋教授主持首届“莎士比亚日”活动,主席台嘉宾包括(按从左至右顺序):国际知名莎士比亚专家Peter Holland(左4)、英国驻华使馆公使Anthony Sprake(左5)、对外经济贸易大球探体育比分长孙维炎(左6)、著名学者北大英语教授李赋宁(左7)、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左8)等。

 

在孙建秋教授的大力筹备下,第二、三届“莎士比亚日”也分别于2002年5月和2008年11月在对外经贸大学举行。两次活动邀请到了国内外莎学界众多知名学者和艺术家,既有学术交流和研讨,也有莎剧表演和影视赏析,取得了圆满成功。

孙老师在英语戏剧实践方面的另一成就是指导贸大学生参加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节在她的亲自指导或带动下,贸大共参加了四届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办、两岸四地(大陆、港澳、台)众多高校参加的中国大学芬士比亚戏剧节,先后制作了四部莎剧作品参加戏剧节的表演比赛:《皆大欢喜》(2005)、《裘力斯·凯撒》(2006)、《温芳的风流娘们儿》(2007)和《佩里克里斯·泰尔王子》(2012)(节目单见下图),其中三次进入决赛(2005、2006、2012),《袭力斯·凯撒》更是以新颖独创的改编和精湛的表演荣获了第二届莎剧节冠军。

 

 

 

2005年,孙建秋教授亲任导演,编排莎剧《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参加首届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节。在剧本改编和舞台调度中,她大胆而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来塑造莎剧人物形象,尤其是试金石(国铮饰)这一有着中国戏曲丑角特点的角色。在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贸大的《皆大欢喜》在全国几十所高校提交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在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戏剧节表演决赛,并在决赛中得到评委的高度称赞,结果名列前茅,并且郑路畅和国铮两位学生演员同时入选总共只有三个名额的大赛“最佳演员”,尽显贸大风采。

 

《皆大欢喜》剧组(左起):李军(导演助理)、郑路畅、孙建秋、罗航丹、国铮

2006年,贸大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节,参演剧目是《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孙老师担任艺术总监,引领全局,尤其是戏剧内核和舞台调度,还有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和文学精髓。我担任执行导演,原本压力很大,但因有孙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信心倍增,在剧本改编和风格设计上从首届莎剧节贸大的戏曲元素中获取了灵感,更深入地借鉴和揉入中国戏曲精神、程式和表现手法,并在中国戏曲学院师友的合作和帮助下,较成功地完成了运用戏曲方式演绎英文莎剧。在包括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十支剧组参加演出的决赛中,我们的《凯撒大帝》最终脱颖而出,被前美国莎士比亚协会主席Susanne Wofford等三名顶级国际评委一致评选为最佳,摘得桂冠。

 

《凯撒大帝》三名演员谢幕(左起):李宇卓、于子年、王鲁蒙

2006 年夏天,贸大五人剧组享受了主办方安排的冠军队英伦之旅。我和三位学生和孙 老师一起在伦敦看戏、去斯特拉福镇瞻仰莎翁故居、去牛津感受名校氛围,一路听她介绍各 种英伦文化和人文知识,充实又惬意,收获颇丰。



2006年英伦之旅,贸大剧组和几位莎学专家在环球剧场前留影。

?

2006年莎翁故乡斯特拉福镇之行,孙建秋教授向国际莎士比亚研究所主任Stanley Wells教授(中)等人介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莎士比亚教学和实践情况,并赠送相关资料。

 

春风化雨,桃李满园。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孙老师甘于奉献,辛勐耕耘,为贸大,为国家培育了多少莘莘学子!所有聆听过老师教诲,感受过老师激励的学生,毕业后在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演绎辉煌的事业,演绎精彩的人生,但我们从老师那里都获得了同样终身受益的无价之宝,那就是对事业和生活永不停息的热忱和微情!

今年四月的一个周末,我们几个不同年级的弟子相约同去拜见孙老师,亦为恭贺孙老师的两本新书《金陵大学画传》和《金陵女儿围片故事》同时出版。孙老师年逾八旬,但依然精神矍铄、风趣乐观,谈笑自如,让我们倍感欣慰。为了这两本新书,她近几年日复一日地坚持伏案工作,搜集、整理材料,书写、修改、编辑,还要处理各种出版相关等事务,可谓呕心沥血。翻阅着这两本厚重的有关金陵大学的图文历史,我们真切感受到孙老师对于历史记载和文化传承的殷切之心,对她如此高龄仍笔耕不断、求索不止深感钦佩。在签名赠书仪式上,我们手捧鲜花,围绕在她的身旁,每个人都在心底为老师默默地衷心祝福!

 

2021年4月25日,秋叶斋,孙老师两本新书签名赠书仪式

 

 

关闭

从文本到舞台·从教学到实践——孙建秋教授开创的英语戏剧之路

日期:2021-09-16   编辑:黄海宁

从文本到舞台·从教学到实践

——孙建秋教授开创的英语戏剧之路

李军

2002年,我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习,毕业留校,成为了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的一名教员,至今已近廿载。从教以来,我陆续教过《大学英语精读》、《大学商务英语》等多门英语基础和通用型类课程,但从未中断的只有给本科生开设的《欧美戏剧》这门课。自2015年起,我又给研究生开设了《欧美戏剧》和《莎士比亚戏剧与电影》两门课。显然,英语戏剧已成为我的教学事业的重要方向,并且带动和发展了相关的实践和科研等活动。

我有幸踏入英语戏剧之路,离不开多年来孙建秋教授的引领和提携。每每忆及往事,我总心怀感激,感念师恩。在我编写的教材《欧美戏剧选读》(2015)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特别感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孙建秋教授,是她引领我走上了英语戏剧教学与研究的道路,她开阔的视野和开明的思想对我影响深远,她对戏剧和教学的热忱给了我莫大的激励。”这些话可谓发自肺腑,道出心声。

贸大喜迎七十华诞,天下校友欢喜庆贺。当我们自豪地面对母校取得的诸多辉煌成就时,就会想起那些像孙建秋教授一样曾经在各个方面为贸大做出卓越贡献的前辈。借此机会,我也整理了一些从读研至今的照片,回顾自己从当年戏剧课上的学生到如今讲授戏剧课的教师的成长历程,并以此向给予我宝贵知识和智慧,还有深切关怀的恩师致谢和致敬!

从文本到舞台

孙建秋教授在多年的戏剧教学中总结出了一套以“from page to stage”(从文本到舞台)为精要的教学法,而我在读研期间通过学习孙老师教授的欧美戏剧课,亲身体验了这种教学法的魅力和功效,所以在日后自己从事的教学中也秉承了这一范式。

在一篇题为“From Page to Stage: Teaching Drama through Performance"的论文中,孙老师对这种教学法有如下阐释:“我尝试着将莎士比亚文本阅读和戏剧工作间、戏剧表演结合起来。我觉得必须给学生一个机会自己去揭开戏剧艺术的神秘面纱,并且亲自体会戏剧文本的潜在力量,自己去填补字里行间的空白去解析出作者在观众和剧本之间没有说出或没有写出的那些内容。”

2000年,在研一下学期的戏剧课上,我和同学们在孙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莎士比亚等戏剧大师的经典作品,还有不同风格的英美现当代戏剧代表作,打开了认识欧美戏剧的视野;通过戏剧表演工作坊(间)和戏剧表演实践中,我们更是对理解和鉴赏戏剧有了开窍般的领悟戏剧的文本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只有通过表演才能置身其中,才能发现和探索戏剧如冰山般隐于水面下的精华部分。

这张照片是孙老师在戏剧表演工作坊上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表演实践:



下面这组照片拍摄于2000年6月22日戏剧课结课演出:

 

结课演出的节目单



演出后全体演员与孙老师合影

 

王颖和我表演Romeo and Juliet“阳台会”(the Balcony scene)

 

读研期间在孙老师的戏剧课上和其他场合学到的方法和积累的经验。为我任教后的英语戏剧教学之路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我的戏剧课也突出了戏剧工作间和舞台表演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兼顾戏剧作为文学体裁和表演艺术的双重特性引导学生从舞台的角度读文本,并通过表演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每个学期都安排了一定课时举办表演工作间,期末则有结课演出,要求所有选课学生参加分组表演。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课程建设,形成了本课教学的“三结合”模式(剧本与舞台、文本与语境、课堂与课外)和“五板块”结构(介绍作者和剧本,组读和精讲剧本,赏析舞台及电影改编作品,表演工作坊,小组专题讨论)。这一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本科《欧美戏剧(英)》多次被评为课堂教学质量院系排名前十,研究生《欧美戏剧》课也有一次被评为教学质量评价前十,本科《欧美戏剧(英)》课还被球探体育比分推送参加2020年教育部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评选。

从教学到实践

孙建秋教授在英语戏剧教育方面的另一特色和成就是结合教学与实践,积极开展课堂之外的戏剧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她的丰富资源、卓识远见,还有过人的创造力、号召力和行动力都令我十分钦佩:她在英语戏剧的改编和排演中所彰显的跨文化思维、文化主体意识和兼容并蓄风格,也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和影响。

她倡导并组织了三次以贸大为主办方的“莎士比亚日”活动,这些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在国内堪称独树一帜,提高了贸大的对外知名度和声誉,开创了贸大的英语戏剧文化大格局,培育了贸大的莎士比亚戏剧传统,这些是贸大历史中值得书写的一部分,甚至载入了当代莎士比亚史册。

1998年3月,首届“莎士比亚日”活动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即英语学院)发起并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友协基金会、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十二家单位协办。邀请到了国内外众多莎士比亚专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包括莎士比亚研究所主任彼得霍兰德(Peter Holland)、著名莎剧导演迪克兰·多纳兰德(Declan Donnellen)国内知辛莎学专家方平、李赋宁、裘克安等教授,马永安、张家声等表演艺术家,甚至还邀请到了一位特别“莎迷”——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李肇星。首届“莎士比亚日”活动内容不仅包括与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表演、翻译和出版作品相关的多场平行论坛,还包括其它车富多彩的活动,例如:由英国皇家国立剧团(RNT)的艺术家们带来的戏剧工作间、莎士比亚图片和书籍展、莎士比亚趣味问答庙会、“文艺复兴烛光晚宴”、莎剧电影及戏曲改编作品录像观摩、小型莎士比亚戏剧舞台和书籍的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孙建秋教授主持首届“莎士比亚日”活动,主席台嘉宾包括(按从左至右顺序):国际知名莎士比亚专家Peter Holland(左4)、英国驻华使馆公使Anthony Sprake(左5)、对外经济贸易大球探体育比分长孙维炎(左6)、著名学者北大英语教授李赋宁(左7)、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左8)等。

 

在孙建秋教授的大力筹备下,第二、三届“莎士比亚日”也分别于2002年5月和2008年11月在对外经贸大学举行。两次活动邀请到了国内外莎学界众多知名学者和艺术家,既有学术交流和研讨,也有莎剧表演和影视赏析,取得了圆满成功。

孙老师在英语戏剧实践方面的另一成就是指导贸大学生参加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节在她的亲自指导或带动下,贸大共参加了四届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办、两岸四地(大陆、港澳、台)众多高校参加的中国大学芬士比亚戏剧节,先后制作了四部莎剧作品参加戏剧节的表演比赛:《皆大欢喜》(2005)、《裘力斯·凯撒》(2006)、《温芳的风流娘们儿》(2007)和《佩里克里斯·泰尔王子》(2012)(节目单见下图),其中三次进入决赛(2005、2006、2012),《袭力斯·凯撒》更是以新颖独创的改编和精湛的表演荣获了第二届莎剧节冠军。

 

 

 

2005年,孙建秋教授亲任导演,编排莎剧《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参加首届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节。在剧本改编和舞台调度中,她大胆而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来塑造莎剧人物形象,尤其是试金石(国铮饰)这一有着中国戏曲丑角特点的角色。在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贸大的《皆大欢喜》在全国几十所高校提交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在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戏剧节表演决赛,并在决赛中得到评委的高度称赞,结果名列前茅,并且郑路畅和国铮两位学生演员同时入选总共只有三个名额的大赛“最佳演员”,尽显贸大风采。

 

《皆大欢喜》剧组(左起):李军(导演助理)、郑路畅、孙建秋、罗航丹、国铮

2006年,贸大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节,参演剧目是《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孙老师担任艺术总监,引领全局,尤其是戏剧内核和舞台调度,还有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和文学精髓。我担任执行导演,原本压力很大,但因有孙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信心倍增,在剧本改编和风格设计上从首届莎剧节贸大的戏曲元素中获取了灵感,更深入地借鉴和揉入中国戏曲精神、程式和表现手法,并在中国戏曲学院师友的合作和帮助下,较成功地完成了运用戏曲方式演绎英文莎剧。在包括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十支剧组参加演出的决赛中,我们的《凯撒大帝》最终脱颖而出,被前美国莎士比亚协会主席Susanne Wofford等三名顶级国际评委一致评选为最佳,摘得桂冠。

 

《凯撒大帝》三名演员谢幕(左起):李宇卓、于子年、王鲁蒙

2006 年夏天,贸大五人剧组享受了主办方安排的冠军队英伦之旅。我和三位学生和孙 老师一起在伦敦看戏、去斯特拉福镇瞻仰莎翁故居、去牛津感受名校氛围,一路听她介绍各 种英伦文化和人文知识,充实又惬意,收获颇丰。



2006年英伦之旅,贸大剧组和几位莎学专家在环球剧场前留影。

?

2006年莎翁故乡斯特拉福镇之行,孙建秋教授向国际莎士比亚研究所主任Stanley Wells教授(中)等人介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莎士比亚教学和实践情况,并赠送相关资料。

 

春风化雨,桃李满园。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孙老师甘于奉献,辛勐耕耘,为贸大,为国家培育了多少莘莘学子!所有聆听过老师教诲,感受过老师激励的学生,毕业后在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演绎辉煌的事业,演绎精彩的人生,但我们从老师那里都获得了同样终身受益的无价之宝,那就是对事业和生活永不停息的热忱和微情!

今年四月的一个周末,我们几个不同年级的弟子相约同去拜见孙老师,亦为恭贺孙老师的两本新书《金陵大学画传》和《金陵女儿围片故事》同时出版。孙老师年逾八旬,但依然精神矍铄、风趣乐观,谈笑自如,让我们倍感欣慰。为了这两本新书,她近几年日复一日地坚持伏案工作,搜集、整理材料,书写、修改、编辑,还要处理各种出版相关等事务,可谓呕心沥血。翻阅着这两本厚重的有关金陵大学的图文历史,我们真切感受到孙老师对于历史记载和文化传承的殷切之心,对她如此高龄仍笔耕不断、求索不止深感钦佩。在签名赠书仪式上,我们手捧鲜花,围绕在她的身旁,每个人都在心底为老师默默地衷心祝福!

 

2021年4月25日,秋叶斋,孙老师两本新书签名赠书仪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