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2-22)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新时代“教育三问”是深化人才培养规律的“理论三问”,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三问”,是党和国家守正不移的教育“固本课题”,是高校常思常新的思政“永恒课题”。辩证思维作为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基于联系、发展、全面、系统的观点,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辩证统一关系,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危”与“机”、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简”与“繁”、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变”与“化”、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虚”与“实”,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要求。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危”与“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者地位作用日益凸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球探体育比分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与此同时,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情势愈加复杂,成长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进程中的“Z世代”青年学生呈现出愈加多元的思想样态。高校思政工作者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启迪者、引领者和示范者,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苦练内功,提高育人能力,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理论水平、更好的工作状态,持续对标“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整体要求,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更大时代作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在青年学生成长发展中的贡献度。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简”与“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由主体、客体、内容、方法、载体、环境等要素建构组成,“三全育人”是育人系统的运行逻辑,“十大育人体系”是育人系统的实施路径,为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供可资落地、可供实施的基本思路。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加快构建大思政体系等新要求的提出,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建构更为复杂、边界更为延展、演化更为动态,育人工作实践已经从理论探讨、巩固探索时期步入追求质效、升华发展新时期。思政工作者作为育人要素与青年学生之间的连接者,要深刻审视大方向、大系统、大架构下的运行问题,围绕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治理水平的提升,反思“全员”是否有“空位”、“全过程”是否有“断点”、“全方位”是否有“盲区”、“系统”是否有“堵点”,开拓思政部门和部门思政、思政学科和学科思政、思政教师与教师思政、思政主体与主体思政、思政活动与活动思政、思政网络与网络思政资源,提升从整体上促进系统契合、从结构上促进要素耦合、从过程上促进内容融合、从目标上促进效果聚合的驾驭能力。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变”与“化”。“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重视青年、培养青年、爱护青年,理应成为全体思政工作者的“青年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青年“在与互联网的相互塑造中成长”。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重塑了知识生产、信息分发与文化传播全过程。网络化一代、现代化一代、个性化一代的学生倾向于个人自学,个体主见鲜明。教师是传统教育中主体性力量,也是教育数字化时代的支撑性力量。育人者先育己,教师要增强终身学习意识,提高精准施教水平,提升在数字时代、智能时代教育教学的适应性和创新性,推动师生关系由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单向关系向合作、共享、相互契合、相互成就双向关系转变,个人身份由“经师”向“人师”转变,以更平等的姿态,俯下身来,倾听学生所思所想、所忧所惑,教书育人,以文化人。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虚”与“实”。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评价事关发展方向,在思想政治工作由夯实基础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过程中,改革完善评价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需求。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务虚性、隐蔽性、长效性特点,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思想领航和价值引领,因而也不同程度存在评价的概括性、模糊性和主观性等问题。《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为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提供了基本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评价应立足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聚焦学生全面发展,在充分发挥已有评价优势基础上,关注更为务实的育人指标,可以从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提升看成长增值幅度,从校园接诉即办平台、学生朋友圈、微博、小红书等看学生对球探体育比分工作认同度,从校友回馈母校情况、各类座谈会建议、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与需求看学生求学满意度,从学生就业去向、用人单位反馈看学生可持续发展度,将评价放到校园社会、线上线下、现在未来更广阔的背景中,以更加精准有效的评价机制助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附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12/22/content_633436.htm?div=-1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12-22)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新时代“教育三问”是深化人才培养规律的“理论三问”,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三问”,是党和国家守正不移的教育“固本课题”,是高校常思常新的思政“永恒课题”。辩证思维作为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基于联系、发展、全面、系统的观点,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辩证统一关系,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危”与“机”、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简”与“繁”、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变”与“化”、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虚”与“实”,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要求。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危”与“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者地位作用日益凸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球探体育比分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与此同时,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情势愈加复杂,成长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进程中的“Z世代”青年学生呈现出愈加多元的思想样态。高校思政工作者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启迪者、引领者和示范者,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苦练内功,提高育人能力,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理论水平、更好的工作状态,持续对标“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整体要求,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更大时代作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在青年学生成长发展中的贡献度。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简”与“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由主体、客体、内容、方法、载体、环境等要素建构组成,“三全育人”是育人系统的运行逻辑,“十大育人体系”是育人系统的实施路径,为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供可资落地、可供实施的基本思路。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加快构建大思政体系等新要求的提出,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建构更为复杂、边界更为延展、演化更为动态,育人工作实践已经从理论探讨、巩固探索时期步入追求质效、升华发展新时期。思政工作者作为育人要素与青年学生之间的连接者,要深刻审视大方向、大系统、大架构下的运行问题,围绕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治理水平的提升,反思“全员”是否有“空位”、“全过程”是否有“断点”、“全方位”是否有“盲区”、“系统”是否有“堵点”,开拓思政部门和部门思政、思政学科和学科思政、思政教师与教师思政、思政主体与主体思政、思政活动与活动思政、思政网络与网络思政资源,提升从整体上促进系统契合、从结构上促进要素耦合、从过程上促进内容融合、从目标上促进效果聚合的驾驭能力。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变”与“化”。“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重视青年、培养青年、爱护青年,理应成为全体思政工作者的“青年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青年“在与互联网的相互塑造中成长”。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重塑了知识生产、信息分发与文化传播全过程。网络化一代、现代化一代、个性化一代的学生倾向于个人自学,个体主见鲜明。教师是传统教育中主体性力量,也是教育数字化时代的支撑性力量。育人者先育己,教师要增强终身学习意识,提高精准施教水平,提升在数字时代、智能时代教育教学的适应性和创新性,推动师生关系由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单向关系向合作、共享、相互契合、相互成就双向关系转变,个人身份由“经师”向“人师”转变,以更平等的姿态,俯下身来,倾听学生所思所想、所忧所惑,教书育人,以文化人。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虚”与“实”。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评价事关发展方向,在思想政治工作由夯实基础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过程中,改革完善评价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需求。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务虚性、隐蔽性、长效性特点,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思想领航和价值引领,因而也不同程度存在评价的概括性、模糊性和主观性等问题。《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为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提供了基本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评价应立足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聚焦学生全面发展,在充分发挥已有评价优势基础上,关注更为务实的育人指标,可以从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提升看成长增值幅度,从校园接诉即办平台、学生朋友圈、微博、小红书等看学生对球探体育比分工作认同度,从校友回馈母校情况、各类座谈会建议、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与需求看学生求学满意度,从学生就业去向、用人单位反馈看学生可持续发展度,将评价放到校园社会、线上线下、现在未来更广阔的背景中,以更加精准有效的评价机制助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附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12/22/content_63343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