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

球探体育比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球探体育比分 > 正文

中国经济时报:(赵忠秀)“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日期:2023-10-25   编辑:雪竹

“一带一路”这十年·解说 | 赵忠秀:“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23-10-25) 



十年来,“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深耕细作的“工笔画”,成为深受国际社会欢迎的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及其核心理念已写入了联合国、G20、APEC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文件,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公认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最具变革性的全球治理平台。“一带一路”不仅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通过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优化了国家间的生产关系,不仅通过产能合作改变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基础,也通过公共产品供给完善了全球治理的上层建筑。
  
  第一,“一带一路”形成了互联互通的国际化大流通格局,为各方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一带一路”“五通”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十年间,政策沟通更为深入,截至目前,中国已与五大洲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欧亚经济联盟”“光明之路”“复兴丝绸之路”“全球海洋支点”等多国发展战略实现了深度对接。十年间,设施联通更为便捷,共建“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成为飞驰在亚欧大陆上的“钢铁驼队”。十年间,贸易发展更加畅通,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增加至2.07万亿美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8%,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速。十年间,资金融通更为高效,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13家中资银行在50个共建国家设立145家一级机构,亚投行会员国从创立时的57个增长到目前的106个,累计批准项目227个,共投资436亿美元。十年间,民心相通更为紧密,我国深入推进科教人文领域合作,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启动了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截至今年6月底,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了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交流互鉴之路,推动形成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
  
  第二,“一带一路”加速了共建国家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各国产业合作与经济增长。
  
  从产能合作看,近年来,中国产业结构在不断升级,但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与之相比,共建国家产业结构仍然偏低,但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一带一路”的产能合作促进了共建国家的产业升级,实现了与共建国家优势互补、互惠共赢。从就业促进看,共建“一带一路”为共建国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将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从可持续发展看,共建“一带一路”顺应国际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形成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共识和行动。2021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全面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彰显了中国的责任担当,清洁能源、丝路电商、中医药逐渐成为“一带一路”产业合作的新领域,“一带一路”正在铺就“绿色”“开放”“数字”底色。
  
  第三,“一带一路”创造了新型全球化的发展范式,开启了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新模式。
  
  当前,“逆全球化”潮流涌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加剧,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遭遇严重挑战,区域贸易协定“碎片化”特征明显,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当前全球价值链主要由东亚、西欧和北美三大区域链构成,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基本被排除在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之外,全球生产分工逐渐形成了“中心-外围”不平等的分工模式,且在不断固化。“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开辟陆路国际贸易和投资,重塑了中国与共建国家的经济地理。共建“一带一路”从根本上区别于欧美发达国家非均衡、不平等的国际合作旧模式,将更多发展中国家纳入到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中,建立了海陆贯通的新型国际生产分工和贸易模式。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有助于实现真正的全球价值链,而且在利益分配中形成全球平等合作的“共赢链”。
  
  第四,“一带一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方案,体现了多元包容的共同价值理念。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已刻不容缓,在既有机制改革乏力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以增量方式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新理念、新机制、新动力。发达经济体目前更加关注产业政策、竞争中立等所谓的“公平议题”。但许多发展中国家依旧处于实现发展和赶超的阶段,本身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发展议题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关注焦点。在所谓“公平议题”大行其道、“发展议题”被边缘化的今天,“一带一路”倡议恰逢其时,其顺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和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诉求,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从而增强了全球治理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共建“一带一路”在时空上具有极大的延展性,其根植于历史,但因应现实、面向未来;源自中国,但属于全球、惠及人类。共建“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重大实践。“轻关易道、推墙入海”,共建“一带一路”的首个十年只是序章,面向未来,“一带一路”将更具活力、更加包容、更为开放。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继续夯实共建基础,突出建设重点,扩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强化科技赋能动力源泉,加强共建机制保障,绘就新的十年共建“一带一路”的升级版。“一带一路”必将在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画卷中留下辉煌印记!


    附:原文报道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ckM31uPD_7hqpZuYRD298Q




  

 

关闭

中国经济时报:(赵忠秀)“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日期:2023-10-25   编辑:雪竹

“一带一路”这十年·解说 | 赵忠秀:“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23-10-25) 



十年来,“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深耕细作的“工笔画”,成为深受国际社会欢迎的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及其核心理念已写入了联合国、G20、APEC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文件,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公认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最具变革性的全球治理平台。“一带一路”不仅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通过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优化了国家间的生产关系,不仅通过产能合作改变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基础,也通过公共产品供给完善了全球治理的上层建筑。
  
  第一,“一带一路”形成了互联互通的国际化大流通格局,为各方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一带一路”“五通”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十年间,政策沟通更为深入,截至目前,中国已与五大洲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欧亚经济联盟”“光明之路”“复兴丝绸之路”“全球海洋支点”等多国发展战略实现了深度对接。十年间,设施联通更为便捷,共建“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成为飞驰在亚欧大陆上的“钢铁驼队”。十年间,贸易发展更加畅通,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增加至2.07万亿美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8%,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速。十年间,资金融通更为高效,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13家中资银行在50个共建国家设立145家一级机构,亚投行会员国从创立时的57个增长到目前的106个,累计批准项目227个,共投资436亿美元。十年间,民心相通更为紧密,我国深入推进科教人文领域合作,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启动了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截至今年6月底,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了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交流互鉴之路,推动形成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
  
  第二,“一带一路”加速了共建国家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各国产业合作与经济增长。
  
  从产能合作看,近年来,中国产业结构在不断升级,但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与之相比,共建国家产业结构仍然偏低,但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一带一路”的产能合作促进了共建国家的产业升级,实现了与共建国家优势互补、互惠共赢。从就业促进看,共建“一带一路”为共建国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将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从可持续发展看,共建“一带一路”顺应国际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形成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共识和行动。2021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全面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彰显了中国的责任担当,清洁能源、丝路电商、中医药逐渐成为“一带一路”产业合作的新领域,“一带一路”正在铺就“绿色”“开放”“数字”底色。
  
  第三,“一带一路”创造了新型全球化的发展范式,开启了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新模式。
  
  当前,“逆全球化”潮流涌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加剧,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遭遇严重挑战,区域贸易协定“碎片化”特征明显,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当前全球价值链主要由东亚、西欧和北美三大区域链构成,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基本被排除在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之外,全球生产分工逐渐形成了“中心-外围”不平等的分工模式,且在不断固化。“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开辟陆路国际贸易和投资,重塑了中国与共建国家的经济地理。共建“一带一路”从根本上区别于欧美发达国家非均衡、不平等的国际合作旧模式,将更多发展中国家纳入到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中,建立了海陆贯通的新型国际生产分工和贸易模式。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有助于实现真正的全球价值链,而且在利益分配中形成全球平等合作的“共赢链”。
  
  第四,“一带一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方案,体现了多元包容的共同价值理念。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已刻不容缓,在既有机制改革乏力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以增量方式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新理念、新机制、新动力。发达经济体目前更加关注产业政策、竞争中立等所谓的“公平议题”。但许多发展中国家依旧处于实现发展和赶超的阶段,本身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发展议题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关注焦点。在所谓“公平议题”大行其道、“发展议题”被边缘化的今天,“一带一路”倡议恰逢其时,其顺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和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诉求,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从而增强了全球治理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共建“一带一路”在时空上具有极大的延展性,其根植于历史,但因应现实、面向未来;源自中国,但属于全球、惠及人类。共建“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重大实践。“轻关易道、推墙入海”,共建“一带一路”的首个十年只是序章,面向未来,“一带一路”将更具活力、更加包容、更为开放。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继续夯实共建基础,突出建设重点,扩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强化科技赋能动力源泉,加强共建机制保障,绘就新的十年共建“一带一路”的升级版。“一带一路”必将在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画卷中留下辉煌印记!


    附:原文报道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ckM31uPD_7hqpZuYRD298Q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