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经纬 2023-04-07)
董秀成
据媒体报道,包括沙特和俄罗斯在内的产油国联盟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4月2日宣布,自2023年5月至2023年年底自愿削减原油产量,总减产幅度超过每日160万桶。
消息一经发布就惊动全球能源界,国际油价3日应声上涨,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迅速做出反应,尤其是美国拜登政府对此提出批评,许多组织或机构表示上述举动似乎有些出乎意料。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OPEC+的上述举动呢?
第一,OPCE+采取减产政策,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这体现了相关产油国的利益所在,即通过产量调整保持油价稳定,以确保产油国经济利益。
前段时间,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复苏乏力,美联储持续加息,乌克兰危机进入僵持阶段,再加上美欧金融体系出现问题,导致国际石油市场恐慌气氛加剧,国际油价下降幅度较大,而且还有持续下滑趋势。
为此OPEC+倍感压力巨大,担忧国际油价可能再度暴跌,产油国经济利益受损的局面“死灰复燃”,因此必然会采取措施稳定市场情绪。
可以这样说,不是因为目前国际油价过低,而是担心国际油价持续下降而导致沙特和俄罗斯不得不采取预防措施,以便能够稳定未来油价变化趋势。
第二,OPEC+上述行为,从侧面表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下降,美国昔日对中东地区盟国指手画脚的局面可能告终。
OPEC+宣布上述政策之后,美国政府迅速做出负面反应,声称资源国采取减产政策是不可取的,其背后原因是美国担心油价上涨或保持高位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同时更不利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能源制裁。
可以想象,OPEC+在采取上述减产政策之前,肯定会预料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应,但是并没有十分在意或者根本不加理会,说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早已大不如前,尤其是传统盟国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已经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正在深度变革。
当然,在OPEC+采取上述减产举动方面,俄罗斯作为该联盟中重要的产油大国,肯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和作用,沙特之所以与俄罗斯联手合作,也预示着在未来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演变过程中,中东与俄罗斯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第三,OPEC+产油国除了在稳定国际油价方面有共同利益之外,其实在国际能源市场运行机制方面也存在共同利益,诸如石油贸易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和支付系统等方面也开始有所调整。
俄罗斯面对美国等西方制裁而不得不放弃使用美元和欧元,避开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支付系统,而中东产油国也开始不断尝试避开美元进行石油贸易,因此可以说,石油美元霸权目前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能源贸易“去美元化”可能变成一种大趋势,进而有可能逐步改变现有国际能源金融体系,美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或会逐步下降。
第四,OPEC+自愿减产肯定有利于国际油价稳定,但是未来国际油价变化趋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比如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快慢、美国和欧洲是否陷入经济衰退、美欧银行业是否如愿稳定、乌克兰危机是否加剧以及如何结束、美联储加息政策是否转向等因素。
第五,OPEC+减产措施,对石油进口国和全球经济复苏不利。
由于受到减产消息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这会增加石油消费国经济运行成本,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控制通货膨胀不利,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联储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胀的效果。同时,对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石油进口国来说,可能增大输入性通货膨胀的风险,对于国际收支平衡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附:原文链接
https://jw.jwview.com/jwview/content.jsp?id=535369&classify=zw
(来源:中新经纬 2023-04-07)
董秀成
据媒体报道,包括沙特和俄罗斯在内的产油国联盟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4月2日宣布,自2023年5月至2023年年底自愿削减原油产量,总减产幅度超过每日160万桶。
消息一经发布就惊动全球能源界,国际油价3日应声上涨,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迅速做出反应,尤其是美国拜登政府对此提出批评,许多组织或机构表示上述举动似乎有些出乎意料。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OPEC+的上述举动呢?
第一,OPCE+采取减产政策,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这体现了相关产油国的利益所在,即通过产量调整保持油价稳定,以确保产油国经济利益。
前段时间,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复苏乏力,美联储持续加息,乌克兰危机进入僵持阶段,再加上美欧金融体系出现问题,导致国际石油市场恐慌气氛加剧,国际油价下降幅度较大,而且还有持续下滑趋势。
为此OPEC+倍感压力巨大,担忧国际油价可能再度暴跌,产油国经济利益受损的局面“死灰复燃”,因此必然会采取措施稳定市场情绪。
可以这样说,不是因为目前国际油价过低,而是担心国际油价持续下降而导致沙特和俄罗斯不得不采取预防措施,以便能够稳定未来油价变化趋势。
第二,OPEC+上述行为,从侧面表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下降,美国昔日对中东地区盟国指手画脚的局面可能告终。
OPEC+宣布上述政策之后,美国政府迅速做出负面反应,声称资源国采取减产政策是不可取的,其背后原因是美国担心油价上涨或保持高位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同时更不利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能源制裁。
可以想象,OPEC+在采取上述减产政策之前,肯定会预料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应,但是并没有十分在意或者根本不加理会,说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早已大不如前,尤其是传统盟国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已经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正在深度变革。
当然,在OPEC+采取上述减产举动方面,俄罗斯作为该联盟中重要的产油大国,肯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和作用,沙特之所以与俄罗斯联手合作,也预示着在未来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演变过程中,中东与俄罗斯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第三,OPEC+产油国除了在稳定国际油价方面有共同利益之外,其实在国际能源市场运行机制方面也存在共同利益,诸如石油贸易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和支付系统等方面也开始有所调整。
俄罗斯面对美国等西方制裁而不得不放弃使用美元和欧元,避开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支付系统,而中东产油国也开始不断尝试避开美元进行石油贸易,因此可以说,石油美元霸权目前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能源贸易“去美元化”可能变成一种大趋势,进而有可能逐步改变现有国际能源金融体系,美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或会逐步下降。
第四,OPEC+自愿减产肯定有利于国际油价稳定,但是未来国际油价变化趋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比如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快慢、美国和欧洲是否陷入经济衰退、美欧银行业是否如愿稳定、乌克兰危机是否加剧以及如何结束、美联储加息政策是否转向等因素。
第五,OPEC+减产措施,对石油进口国和全球经济复苏不利。
由于受到减产消息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这会增加石油消费国经济运行成本,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控制通货膨胀不利,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联储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胀的效果。同时,对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石油进口国来说,可能增大输入性通货膨胀的风险,对于国际收支平衡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附:原文链接
https://jw.jwview.com/jwview/content.jsp?id=535369&classify=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