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 | 马其家: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中获得喜悦和幸福
【编者按】“师恩如山,桃李情深。”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怀着崇敬与感激的心情,向教师们致以最诚挚的祝福。今年的教师节,法学院以“弘扬教育家精神——‘我的育人故事’”为主题,特别策划了法学院教师系列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默默奉献的教育者,聆听他们的育人故事,感受他们的育人智慧。
马其家: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中获得喜悦和幸福
教师简介
马其家,法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国际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法与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法、网络与数据法学、国际私法、证券法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其中,参与授课的“国际商法”课程于2005年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先后主持10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作为班主任带领的两个班级(贸大法学院法学2001班、法律2201班)先后评为北京市级和校级先进班集体。在贸大从教21年,担任班主任5年,让我们一起走进马其家老师的育人故事。
从贸大出发,惠新东街的那段时光
2003年,马其家老师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毕业,回忆起那段时光,马老师认为求学路上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在贸大读博期间,马其家老师说他首先要感恩导师沈四宝教授对自己的栽培和扶持。沈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给自己机会参加他负责的课题项目,指导撰写课题申报书、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以便从项目研究的实践中锻炼科研能力。马其家老师回忆道,“我写的东西,沈老师都会仔细审阅和修改,并告诉我修改的理由,不仅让我知其然,也让我知其所以然。在沈老师的指导和扶持下,我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沈老师的栽培和帮助为我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其家其事,荣誉背后的真诚与热情
热爱教师职业,走向教师岗位,并不是偶然选择。马其家老师的父亲曾经是中学教师,岳父岳母也在大学从事教育工作。所以,自己也想像他们那样当一名教师,带学生,并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中获得喜悦和幸福,这也是马其家老师对教书育人有热情的原因。
与学生在一起,与育人团队在一起。马其家老师所带的两个班级都获得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的荣誉,他认为这一荣誉的取得是合力育人的结果。在申报过程中,学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书记、副书记参与和指导班集体事迹展示视频的录制。对于班级的团建和申报工作,年级辅导员张壬娇老师和潘明辰老师给了很多支持。此外,这也与法学2001班和法律2201班班助时心雨和刘雅洁,以及班委和全体同学的配合和努力密不可分。
2024级萌新即将来到惠园,开启崭新生活,作为2405班班主任,马其家老师早在8月15日就组织了法律2405班的线上见面会,希望大家可以成为有信心、有规划、有方法的小萌新,帮助大家快速适应校园生活。
植根贸大,相信教育强国的力量
学生的成长有一个过程,这是马老师的育人经。马其家老师认为,所谓“育人”,是老师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引导学生的成长,使学生成为有责任心、能应付各种挑战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的责任,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外,还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如何处事做人。马其家老师用公众号“金马律堂”记录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陪伴着同学们成长成才。2024届毕业的学生中,博士研究生陈来瑶、硕士研究生石玮、王姝淼、徐宏利及本科生张颖璇获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侯禹希获评校级优秀毕业生。
从教21年来,他总结得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品质,比如终身学习和研究新问题,对工作勤勉尽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从以上几方面着力,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做好教学工作。十余项课题成果覆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规划重点项目、北开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司法部、教育部等,每一次课题申报的前期准备与后期分析总结必不可少,丰硕科研成果的背后是在教学、育人之余“把时间挤出来”的勤勉、热爱与终身学习。
马其家老师坚信在实现强师报国的过程中,教师大有作为。一方面,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使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新时代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能应对各种挑战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老师寄语
期待金秋9月在美丽的贸大惠园见到24级新同学,我愿作良师益友指导和帮助大家。我希望同学们在贸大的学习和生活愉快,并成就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