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发布《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数》
校新闻网讯(中国金融学院 供稿)2024年4月27日,由《金融监管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主办的“金融强国”主题对话暨金融学院院长联席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监管、学界、金融机构研究部门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办好金融学术期刊凝聚智慧,为实现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建言献策。
在会议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发布《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数》(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施一宁副教授、王天一教授、学生陶枫林及中国银保传媒专家朱太辉博士合作完成。该指数以加快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为出发点,基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规律及制度型开放的特点,结合金融高质量发展理论,依赖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全面系统地捕捉了我国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历史发展动态。
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数在习总书记提出的金融强国建设“六大体系”的基础上,融入对外开放,构建“6+1”七大维度指标体系,具体涵盖金融调控、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基础设施和国际金融体系。同时结合中国市场特色,立足中国国情,搜集大量微观数据,拆分至27个二级维度指标,以及220个底层指标,力求全面刻画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特征;在方法上创新引入机器学习,如稀疏主成分分析、流形学习类算法ISOmap、LLE等,捕捉底层指标的非线性动态变化。
《报告》中的指数展示,从2010年至2022年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稳中有升,且很好捕捉到整个金融系统对重大风险事件和一些极端事件的反应。对于2015年股票市场异常大幅波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及2020年疫情时期,整体指数增速均呈现放缓状态。与此同时,指数也展示出我国金融系统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比如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时期,金融系统的反应速度迅速,相关指数迅速回升。
《报告》同时探索了七个子维度指标的动态变化,发现金融调控稳定为最强板块。金融监管在2015年股票市场异常大幅波动后迅速发展,如今已经呈现出较好的金融状况。其次,金融产品在2017年前后开始加速发展,在2018年成为7个板块里面发展最强势的板块。总之,七个维度子指数的发展趋势能够有效展示整体的政策纲领和政策支持下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指数的动态变化,会议报告人中国金融学院副教授施一宁分析称,金融的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将高质量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体系相融合,进行理论的深度创新,从而寻找新的发展点。具体而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单单是总量的问题,而应是优化结构和补充短板,让金融资源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技术、绿色能源等方面的发展;金融机构要清晰定位,在做大做优大型金融机构、做深做精小型金融机构的同时,顺应市场化改革和数字化经济的转型。
在金融管理层面,考虑到当前整体需求比较低的情况,施一宁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协同发展来进一步刺激经济发展;金融监管也要从监管的功能向监管的成效转变,力求让金融监管的效益最大化。
在对外开放方面,施一宁表示,必须逐步深化制度性改革开放,同时相对应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抗风险能力,提高跨国资源的协调能力,探索新的跨国合作和发展模式。最后,整个金融系统发展还要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提高服务效益,进而保证整个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