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标兵熊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编者按】万里春风催桃李,一腔心血育新人。好的教师才能带来好的教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流的教育水平,得益于这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疫情肆虐的特殊年月里,惠园教师们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责任彰显党员本色,用大爱诠释师德风范。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同分享一批惠园优秀教师的动人故事。他们是惠园“园丁”的优秀代表,是广大教师群体的鲜明缩影,他们立德树人的典型事迹彰显了潜心育人、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
教学标兵熊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记者 阴蒙
熊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在校主讲《营销管理》、《商务调研》、《新生研讨课》等课程。于2017年参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商务调研》,参与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0年度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新生研讨课—我的市场我做主》课程思政建设等。荣获包括2017年指导球探体育比分本科生队参加“PEAKTIME尖峰时刻商业模拟大赛”全国总冠军以及全球总决赛第4名在内的众多奖项。近三年熊伟执教本科生两门课6个班的学生评教平均得分为96.0,督导评教平均得分为97.7。科研成果众多。
专业教学:十年磨一剑
在专业课的本科教学上,熊伟围绕自己主讲的《新生研讨课》、《商务调研》做了分析。对于《新生研讨课》,熊伟认为,上这门课的大一新生,刚刚结束竞争激烈的高考,处在人生和学习模式的转折点上,过去在高中的学习目的性比较强,学习内容也相对结构化,并且有人督促,学习的动力也比较强。而进入大学,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阶段,需要一种对学习目标和方法的认知和重塑,而新生研讨课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新生及时的指引。不仅如此,由于新生研讨课是大类招生下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课程,因此也承担了为学生了解商科、指导大二专业分流方向的任务。这些正是熊伟看来新生研讨课的实质所在。
在这一基础上,熊伟进而分析了她教授的《新生研讨课》的课程特点。首先,从专业特点来看,由于她负责教学的对象都是国际商学院的学生,因此课程偏向于商科方向。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熊伟在授课时的切入点是商科财经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养成。第二,个人认识方面,作为已经执教这门课五年的“老教师”,熊伟对这门课有着自己的认识。在她看来,新生q欠缺对商科的基础知识,如果在这个时候就给予新生需要专业水准来诠释的案例分析或者研究任务,一来会使他们顾此失彼,二来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和兴趣,影响以后专业课的深入学习。所以熊伟在这门课上并不急于系统讲授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的概念、理论、框架和方法,而是培养学生对于商科学习的兴趣和向往,以市场营销作为背景墙和切入墙,鼓励学生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
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熊伟在日常上课时重点安排了两方面教学内容:一是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指导,为此安排两位专家进课堂活动。一次是邀请学术精英,如在国际上有一定学术建树的年轻学者;一次邀请行业精英,如企业高管或营销总监。通过这种方式,提醒学生对毕业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创业等职业前景的思考和准备。另一项内容是企业管理的模拟模型。先将全班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模拟一家公司进行管理决策和运营,在3-5年的模拟经营中感受市场规律和各种管理职能的作用,最后各组比拼业绩,决定胜负。通过这样一种游戏式的学习方式,“润物细无声”,培养了学生对商科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未来学习专业课的信心。
除《新生研讨课》外,熊伟对于《商务调研》这门课程的认识同样深刻。与新生研讨课不同,学生选修此课时已经经历了专业分流,明确了未来的专业方向。这门课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不同于很多知识导向的管理和营销类课程,更加偏向于普适的商业方法论。在教学方面,熊伟抓住了其高度实践性的特点,每个学期之前都专门到企业寻找真实的商务调研案例,在第2-5周邀请企业嘉宾到校发布市场研究项目。关于这么做的目的,熊伟说道:“我想让学生意识到,商务调研不仅仅需要熟知理论,更是因为现实中真的有企业遇到了经营困境和任务,需要我们识别问题、确定目标、开展调研、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做出报告,改善他们的经营决策。”为此,熊伟将学习资源按照1:1:1进行设置:“理论讲授”讲解科学基础概念、理论、方法;“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理论、方法;“调研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具备商务调研的能力。三管齐下,全方位实现教学目标。例如今年的线上课程,熊伟就请来了云南白药集团的高管,该公司两年前在大健康板块中推出了菌菇业务,此次熊老师邀请他们在《商务调研》和《品牌传播》课程中发布研究项目,调研消费者对健康轻零食的态度及生活方式。正是三个“1”有机结合,构成了熊伟独具特色、内容生动的商务调研课,使学生既学习知识,又锻炼能力。
指导比赛:引导学生从比赛中收获主动思考
除了本科教学外,常年以来熊伟还指导了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比赛。对此,熊伟的理解是:一个人将自己的青春热情投入到大学这样一个时空里,如果仅仅是完成第一课堂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回首往事时也难免会心存遗憾。因此二三课堂的开设是十分有必要的,而相较于社会实践,学术竞赛可以有效聚焦平时所学的课程,让学生在真正走向社会之前有机会操练并且得到提升。
熊伟对指导学术竞赛有很高的热情。“我非常支持同学们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加学科竞赛。只要是专业对口,基本上我都会愿意帮助和指导学生,但是我第一句话要问‘需要我做什么?’,因为我要仔细权衡我能不能真的为学生们提供必须的帮助。”
指导学生竞赛的经历给熊伟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是学生们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的收获。在过程方面,比赛对学生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沟通能力都是高强度的集中训练,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都进步很大。在结果方面,无论最终能不能获奖,参与过比赛的学生都能够提升对管理专业的认识,充分理解到企业中众多的管理职能不是割裂、独立的。一个决策者站在整个企业长期动态管理的角度进行企业决策的时候,这些都必须了然于心。这样的认识使得他们对专业学习兴趣大涨。熊伟直言:“比较是否有过比赛经历的学生不难发现,过去学生学习往往比较被动,要等到老师布置任务后才会亦步亦趋的执行,而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就会常常看到他们站在楼道里主动找各科的老师问问题,这就是主动思考。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往往都是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和训练出来的。”
学术科研:抓住数字时代的“脉动”
大学教师除了在授课之外,学术科研也是必须的任务。当被问及最满意的科研成果时,熊伟十分谦虚地说“我没有什么特别有影响、值得说的成果。”不过在这其中,熊伟在其博士阶段曾经对高技术营销中的研发-营销界面管理有所研究,这对当前高技术企业提高科技城改转化和市场绩效都很有意义。
在未来,熊伟着眼于当今数字时代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变化,她希望建立起市场营销与消费者体验之间的关系,总结数字时代下企业运营的规律。因此在现在以及未来的几年里,熊伟都将会亲自以及指导学生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寄语:发扬贸大精神,胸怀时代责任
当被问及在贸大印象最深刻的事时,熊伟想了想说:“那实在是太多了。”的确,在熊伟近30年的教学生涯当中,印象深的事情自然不会少。再加上熊伟对于学生很关心也很负责,学生的很多举动都会令她感触很深。例如有一次校庆,熊伟听到几位返校的毕业生在议论她说:“这就是那个教4P的老师吧!”熊伟听到后十分感动,不是因为学生能记得她,而是她传授的知识确实对他们产生了长久的影响。这在她看来就是最自豪和欣慰的事了。
在熊伟眼中,贸大学生有三个特点:表达能力强、商业思维通透、视野全球化。她坦言:“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贸大学生参加实习面试,他所填报的岗位与专业并不完全对口,却一路冲到了最后。被录用后他也曾询问过,得到的回复是‘贸大的学生有一种味道’。”这种“味道”在熊伟看来就是全球商务思维,也是贸大学生的核心优势所在,她认为这个优势无论如何也要保持并且发扬下去。“今天,中国有700多个市场营销的专业,想要脱颖而出,就要问问自己是否有贸大特色的英文表达能力和商业批判性思维。”
最后,熊伟提到,希望学生不要满足于小富即安,要有广大的胸怀和时代使命感。“祝愿贸大学生前程似锦,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