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村住宿服务团队每日播报第(24)期
北京广播电台记者采访住宿服务团队
记者问题涉及很多方面,但最感兴趣的自然是团队的工作。同学们十分耐心地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工作性质与岗位职责,让记者对我团队同学在媒体村中工作的职责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认识。记者还饶有兴趣地询问了同学对住客的印象,“有时候需要打扫房间的时候敲他们门打扰他们睡觉了,他们态度也很好,不会抱怨我们”来自M楼的张秀青同学举了个工作中的例子。“亲切友好”这是我们共同的感受,这是对中国这片土地,也是对我团队出色工作的一种肯定。记者几乎向每个同学都提了同一个问题:“你认为你的工作对于整个奥运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是这个大机器里的小齿轮”、“工作虽渺小,但奥运无小事,责任大于天!”这是被采访者共同的答案,也是团队所有同学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力求完美,至精志成的决心。
我们的“80、90后”身份背景也是记者感兴趣的话题。谈到社会上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普遍娇生惯养、心高气傲、难当大责的担忧,记者急迫地想了解同学们是否可以胜任这里平凡甚至枯燥但又意义重大的工作。健身中心易梓同学的回答消除了记者的疑虑:“我相信那只是少数,就从我们健身中心来看吧,大家在一起,有什么活啊都会抢着干,不会去推卸责任之类的……80、90后还是一个很有活力很有责任心,并且能吃苦的群体。”“肯吃苦,有责任,敢担当”,我们用踏踏实实的工作来证明自己。
记者还询问了很多关于贸大住宿团队的情况。通过采访,记者还进一步了解到团队建立健全机制以保证所有同学的规律作息,团队人性化的管理增强同学们的归属感、光荣感和使命感,团队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顺心顺意,了解到团队老师的高度责任心和辛勤工作使整个团队顺利运转并茁壮成长。
在采访最后,记者希望同学谈一下自己的感言。M楼赵龙天娇的话可以代表大家的心声:“是住宿服务团队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的生命里有了这样一段不平凡而且值得骄傲的经历;是媒体村,让我锻炼了自己,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是奥运,让我有机会认识这么多新朋友,让我的生活里充满了更多欢笑。感谢奥运,感谢媒体村,更感谢贸大住宿服务团队!”
服务心声
M楼客房张效龙:这两天身体不舒服,领班和我的搭档都照顾我,我真的很感谢,不想让我的搭档太累,我也要认真努力地干活。
M楼客房郑妍:工作很辛苦,讨厌油污喷雾剂的味道,不过我都干下来了,而且这么多天的工作让我明白了只有努力营造一个好的工作氛围,才能干好工作,还有不要总是要求别人为你做什么,大家要互相体谅、帮助。
M楼客房茹烨:我痛并快乐着。累得想哭了,想家,非常想家,这是痛;快乐是与你们在一起,有朋友,有感动,也有热情——为奥运出力的热情。
驻地家园
驻地赛时保障初体验
校新闻网来驻地专访团队
奥运村住宿服务团队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全校的高度关注,并获得校领导的肯定。之前校报已经对团队领队
团队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崔晓航、宣传委员谢甜姝同学先对党支部前段时间的工作向新闻网记者进行了大致的介绍。党支部组建以来,来自不同院系的22名党员团结一心,围绕志愿服务奥运的主题,开展了许多很有意义的工作,如送贺卡,走访宿舍,组织参观等活动,同时担负起了驻地值班的重任。可以说,党支部的工作活动得到同学广泛好评,支部党建工作在球探体育比分得到领导肯定。
团队领队助理李慧同学、运行主管高青山同学向记者介绍了团队运行方面的情况。自
最后,领队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