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

2015年本科教学专题

思政教研部:接地气 有特色 构建思政课立体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 2016年02月19日 编辑:

思政教研部:接地气 有特色 构建思政课立体教学模式

(特约记者 刘宏元 摄影 玉君)

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是高校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因为它关系到如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也是高校最难讲授的课程之一,因为它的意识形态特性,使得大学生对这门课有一定的拒斥心理。2015年,思政部根据95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自媒体的时代特色,继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努力构建接地气、有特色的思政课立体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百年追梦”:明确思政课教学主线

在本科教学阶段,思政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五门必修课程,如何把五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防止教学内容的重复化和碎片化,是多年来思政课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2015年,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思政部把“百年追梦”作为整个思政课教学的主线,在教学内容上,全面实行“百年追梦”主题教学。比如,在教学中,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内容,回顾中国鸦片战争以来“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命运,分析中国近代积弱积贫的原因,回答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通过“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回顾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而在教学方法上,遵循从感性体验到理性思维、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规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重在理想信念培育,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在方法论的训练。

“自我做主”:确立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大学生无疑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如何真正确立大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却是多年来教师面临的难点问题。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简单的理论宣讲,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兴趣,更难打动大学生的心,思政课更是如此。

21世纪的今天已经进入所谓的自媒体的时代。基于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组根据95后大学生熟悉信息技术和张扬个性的特点,改变过去单向的理论灌输,而是以大学生为主体,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思考、自我表达的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2013年开始,“基础课”开展“我行动、我思考、我收获——中国梦主题微电影拍摄”活动,2014年开展“中国精神?人文情怀”主题微纪录拍摄活动。“微电影”、“微记录”教学活动,学生以小组形式,自编、自导、自演、自拍摄电影,自采、自摄真人真事微纪录,通过实践活动不仅掌握了摄像、剪辑等方面的基本技术,更是能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虽是平凡人、平凡事,但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教学效果胜于简单的卷面考试。2015年,在已有“微电影”、“微记录”教学经验基础上,“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做得更是有声有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也是基于95后大学生的特点,开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为中心内容的模拟决策性的实践教学。如何让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和矛盾观点运用于分析现实问题,如何让大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不是简单的理论解释可以解决的。为此,“原理”课教学组进行了以“模拟公益基金扶贫大赛”为形式的实践教学探索。即在给定公益基金扶贫额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实践小组的形式,选择国家级贫困县为模拟扶贫对象,根据当地可资利用的资源,提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公益扶贫项目。实践小组最后提交扶贫计划书,并在课堂进行多媒体展示和答辩,由老师和学生组成评审团进行评分。2015年,“原理”课根据自媒体的时代特点,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热潮和中国政府掀起的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以“互联网+”模拟公益扶贫大赛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从学生展示情况和提交的实践心得来看,学生对这种新颖实践教学形式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很接地气,收获较大。

“各有特色”:鼓励形式多样教学改革

虽然思政课改革强调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搞整齐划一,不追求简单的统一,而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各有侧重,各有特色。从理想信念培育,到现实问题研讨;从感性直观认识,到理性抽象思维;从思维方法训练,到模拟项目决策,层层递进,不断深化。

比如,以“去伪存真”和翻转课堂为特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纲要”课突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在“从历史中反思现实”主题教学的基础上,自2014年起实施“去伪存真”的主线教学。所谓“去伪存真”的主线教学,即针对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通过课堂讨论、情景再现、批判式论文写作三个板块,引导学生调查研究、辨别认识偏颇和谬误,提高认识水平。其中刘建萍教授正在主持研究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入选教育部思政课教改择优推广培育项目。

比如,以专题研讨和社会调查为特色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概论”课突出“三个自信”引领,重点开展课堂专题讲授和社会问题实地调研相结合的专题教学。2015年组织 “百姓心目中的毛泽东”等主题调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

再比如,以“博士论坛”为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博士生思政课突出理论研讨,自2013年开始组织博士生开展“科学认识当代国情”主题论坛。学生根据专题内容、指定论题和阅读书目,课下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形成书面研讨材料,然后组织课堂论坛,学生观点阐述,任课老师点评。

“初具模式”:构建思政课立体教学模式

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思政部认真贯彻思想引领、主体互动、知行合一、多维训练的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全面实行“百年追梦”主题教学,全面进行“去伪存真”思辨教学,积极探索“文化培育”融合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继续优化立体化、现代化、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主体活跃性和参与度,持续增进实践教学接地气、出实感,努力实现教学手段媒体化、情景化。通过聚焦教学中的重点和关键环节,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已经初步构建起专题讲授研讨、社会实践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多媒体网络平台教学等立体教学模式,基本形成符合各门思政课课程特色和95后学生特性,实现课上与课下、书本与现实、动脑与动手、社会与自身的结合,使思政课显现出理论加实践、学习加创作、文字加影像、知识加能力的色彩,开始收到真正“入脑入心”的教学实效。

通过教学改革,引领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更多资讯请关注球探体育比分官方微信、微博

投稿邮箱:news@uibe.edu.cn读者意见反馈:xcb@uibe.edu.c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1 UIBE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内备案号:外经贸网备314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