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开展“廉洁守初心,法治担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校新闻网讯(法学院供稿)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党风廉政教育走深走实,持续强化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月22日,法学院组织40余名师生赴中国法院博物馆开展“廉洁守初心,法治担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形式,将廉洁教育与法治文化紧密结合,引导师生从司法历史中汲取廉政智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
沉浸式体验:法治文化与廉洁教育的生动课堂
走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依法严惩职务犯罪”专题展板,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的一批重大职务犯罪案件,传递出党中央“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坚定立场。展厅中央,“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标语格外醒目。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来,各级法院不断加强法官职业素养与廉洁建设,致力于以公正审判赢得群众信赖。在模拟法庭区域,国徽高悬、法槌庄重,警示每一位法律人,权力是责任,不是特权,廉洁是底线,更是信仰,只有严守廉洁底线,才能担得起这份责任。
文物近距离:司法文物中的廉政启示
二层“中国审判历史”展区陈列的文物史料,为师生展开了一幅跨越千年的法治画卷。展区陈列的西周青铜器铭文,记录了早期判例与礼法精神的雏形;苏区时期的反腐案件审判制度,则展现了革命年代对权力运行的严格规范与高压反腐的坚定态度。在服饰展示区域,大家通过互动投影“试穿”数字化法官袍,站在虚拟试衣镜前,沉浸式感受司法职业的庄重氛围,法官袍服象征司法权威,但权威背后是廉洁自律的承诺。新时代法律工作者更需以史为镜,传承风清气正的职业底色。
法学院院长冯辉、党委副书记张莉、杨贝教授、张玲玉副教授、马超副教授、钱子瑜助理教授及行政教辅支部,与本研博学生骨干等参加活动。通过此次主题教育活动,师生们在实地参观中强化了廉洁意识,深化了对司法责任与职业操守的理解。法治与廉洁同频共振,法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廉洁教育走深走实,培养德法兼修的新时代法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