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法学院:创新培养模式 2007级实验班就业率100%
创新培养模式 收获法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硕果
法学院2007级实验班就业率100%
校新闻网讯(法学院供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07级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班成立于2008年3月,通过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共选拔出20名学生。目前,实验班学生就业率已达100%。其中4名同学保送研究生(其中1人保送至北京大学);5名同学将前往美国、德国继续深造(其中1名同学将全奖赴美攻读JD项目、1名同学全奖赴美攻读LLM项目);9名同学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1名以第一名的成绩攻读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2名同学就业(1名就职于美国普衡律师事务所;1名就职于普华永道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2007级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班活动掠影
这样一组高质量的就业结果充证明了实验班特色办学的成功:实验班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体现了实验班在法学理论教学上的较高水平,培养出的学生有兴趣、有能力进一步深入对法学理论的探索;多达四分之一的学生考取了国外知名法学院。其中不仅有英美法系国家,还有诸如德国这样的传统大陆法强国,充分体现了实验班多元化、国际化办学视野的突出优势;2名学生签约国际知名企业充分印证了社会对实验班学生较强实践能力的认可。
实验班活动掠影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不断的深化,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一批能够处理复杂涉外法律问题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率先认识到了传统培养模式的不足,富有创造性的提出了培养“三会”(懂英语、懂贸易、懂法律)法学人才的办学理念。经贸大学法学院把该理念一直贯彻于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并创造性的在2007级本科生中将此理念以国际化法学人才实验班(ILTEP)的模式进一步深化。
特色:以英文为载体
国际化法学人才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能够熟练的掌握和应用英语,所以,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尽可能的提高运用英语的水平是实验班的培养重点。为此,实验班安排每周固定一节课由外籍教师讲授。
实验班在外
优势:中西法学相结合
学习外国知识固然重要,但终究是要服务中国的实践。学习外国经验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不断发展的实践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这两个过程都需要国际化法学人才来保驾护航。为此,实验班的授课内容将中西方法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每周除外教课程外,另一节课程就是针对这一教学特色而设计的。
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授课教师抛开传统课程模式,专门为实验班重新设计所有课程,力求全面而又有重点的将中西方的法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讲授。而且,巧妙的是,虽然这种授课模式的知识点多、体系庞杂,授课教师总能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思路,将所有的理论点按照特定逻辑线索梳理下来,使学生既能从关键细节上,又能从整体框架上对中外法学理论和实践进行掌握。
创新:注重实践
实验班开设的每门课程都体现了其注重实践的一个基本目标。无论是从授课形式上还是从授课内容上,始终贯穿着实践这根主线。
比如实验班的一门课程是模拟仲裁。通过模拟国际商事仲裁活动的全部过程,将大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上升为一种可实际操作的能力。另外,教授在组织大家进行模拟仲裁的过程中还非常强调团队合作的精神,讲解团队合作基本规则和技巧。学生们通过实际参与模拟仲裁收获了团队合作经验、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
实验班的授课教师都有着丰富的国际法实践经验,每节课上都能结合课程内容提出与实践紧密相连的案例。这些案例大部分
就是通过这样点点滴滴的过程,学生们的实践意识逐步的强烈了起来。思维方式也再不拘泥于去搞懂某个知识点,更增添了想去弄明白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点的思维模式。
保障:整合资源 引入导师制
实验班是新生事物,学生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实验
导师不仅能帮助学生排除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答学生的疑惑,还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特色和优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这就使得每个学生在实验班的大环境下又能按照符合自己的具体模式发展,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了因材施教。
而且,导师还经常鼓励实验班学生加入到自己的科研团队中。学生们通过这种渠道,能够在早期就接触到具体的学术研究实践。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进一步深化了其对从实验班所思所学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初步的锻炼了研究能力、培养了学术研究的兴趣,为将来独立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奠定了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通过实验班的培养,实验班学生无论是在学业成绩、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在学术交流、社会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绩。
2010年度美迈斯北京法学奖学金颁奖典礼
具体来看,在学业成绩方面,所有实验班学生均获得过多项校内外奖学金。其中获得国家奖学金荣誉4人次,校级一等奖学金20人次,校级二等、三等奖学金39人次、沈四宝优秀学生奖学金3人次。校外奖学金方面,获得美迈斯法学奖学金2人次,安理法学奖学金8人次,新旭奖学金4人次。此外还有19人次获得光华奖学金、住友商事奖学金、建华奖学金、学科竞赛专项奖学金等。
在学术研究方面,实验班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Phi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获奖5人次,最好成绩全国一等奖。贸仲杯模拟仲裁比赛获奖6人次,最好成绩为全国第二名。沈四宝科研立项9人次、校科研立项5人次,均顺利完成研究,形成成果。另外还有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金城同达杯北京高校联合模拟法庭”、“来胜杯辩论赛”、“华山论剑辩论赛”、“谷歌杯全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取得优异名次。、
在社会实践方面,实验班学生广泛参加各类专业实习,实习单位广泛分布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大型企业法务部等,其突出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实习单位的认可。其中实习律所包括:普衡律师事务所、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霍金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米克索特律师事务所,等等。实习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北京WTO事务中心,等等。实习大型企业法务部包括:在塞拉尼斯投资有限公司法务部、西门子有限公司法务部、中国建设银行、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法务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