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王志民)中国与欧盟重启经贸关系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3-09-26)
中国和欧盟同意增强经贸关系的可预测性。 这是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于周二结束的对中国为期四天的访问的主要成果之一。
访问期间在北京举行了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双方围绕宏观经济、贸易与投资、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合作四个专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商务部指出,此次讨论“务实、坦诚、富有成效”。
双方同意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中欧同意共同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反对“脱钩断链”,扩大农产品贸易,并承诺为对方企业提供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欧盟委员会援引东布罗夫斯基斯的话称,在解决一些市场准入问题方面取得进展。双方还就建立出口管制领域对话机制、成立新的金融工作组以及恢复宏观经济对话等问题达成一致。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顺利举行。王志民所长说:
“双方达成一系列互利共赢的成果和共识,我认为对于今后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因为发生贸易摩擦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些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是可以解决的。定期保持沟通也是制度性的安排,有利于双方及时交流解决出现的问题。另外,此次对话也相当于对中欧经贸关系的下一发展阶段做了基本定调。从经济角度来看,中欧经济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从宏观政治层面来看,中欧都主张多极化,中方希望欧盟作为世界重要的一极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在文化层面,中欧也都走在文明发展的前列,主张文明的多样性。应该说在多方面中欧都有很多可以交流的内容,若能彼此互学互鉴将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此次中欧对话的议题之一是欧盟关于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政策。在联合发布会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表示,中方再次对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表示高度关切和强烈不满。
王志民专家就此评论道,实际上中国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早已停止。王志民专家说:
“不可否认,交流的过程可能也存在很多问题。当前欧洲国家不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这给欧洲提供了很多机遇,另一方面也使他们产生了竞争感。比如近日备受关注的 ‘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 一事,对此中方就表达了强烈不满。当然欧盟内部由于利益的不同,成员国间也存在分歧。比如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法国就格外卖力。日前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也与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通了电话,表示希望法方为妥善处理有关反补贴调查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作为汽车工业大国的德国则持反对意见,认为这项调查将损害德国经济。”
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社会政治研究部首席研究员、政治学博士鲍里斯·古谢列托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此次北京对话对于中欧关系的未来非常重要。此次访问表明,对欧盟来说,中国是一个重要的经贸伙伴,失去这个伙伴将产生严重后果。鲍里斯·古谢列托夫专家说:
“就政治意义而言,对话是有益的。此次访问表明,欧洲人对中国非常感兴趣,并不打算与中国分离。他们清楚这是一个复杂而不简单的伙伴,并将继续奉行经贸平等关系的政策。另一方面,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否则可能会出现麻烦,即使不能导致关系破裂,也会让其恶化。”
鲍里斯·古谢列托夫表示,此次经贸对话是否奏效要看双方能否真正落实所达成的一致。鲍里斯·古谢列托夫接着说:
“东布罗夫斯基斯是想解决贸易逆差问题,为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便利。他说,欧盟可以选择一条让中欧逐渐疏远的道路,也可以选择一条让中欧走得更近的道路。欧洲人清楚中国作为贸易伙伴的重要性,但他们也知道中国一向坚决捍卫自身利益,是一个很难对付的谈判对手。由于情况如此复杂,欧洲人也想表现出一定的强硬。如果在执行协议方面不妥协,欧洲人可能会采取更严厉的措施——他们将引入高关税来消除贸易不平衡。这必然导致中国的反制。现在很难预测这种双方都不希望出现的升级能否会避免,但人们还抱有希望取得积极成果的心态。”
从中国商务部了解到,中国愿充分利用中欧贸易投资政策对话、中欧经贸工作组等对话机制。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欧同意进一步扩大金融领域开放,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投资对方市场。中欧双方加强金融领域的合作工作将由一个新成立的副部级金融工作组负责监督。
附:原文链接
https://sputniknews.cn/20230926/105364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