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肖慧琳)一季度对一带一路投资增长5.2% 中国对外投资持续上扬
(来源:《国际商报》 2021年4月30日)
4月25日,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负责人介绍了2021年一季度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
一季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2061.4亿元人民币(折合317.9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中,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608.1亿元人民币(折合248亿美元),同比下降4.9%。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953.1亿元人民币(折合30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新签合同额3472.4亿元人民币(折合535.5亿美元),同比下降10.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4万人,3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59万人。
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秘书长肖慧琳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形势呈现出不稳定的特征,在经济贸易摩擦升级、业务开拓艰难和经济下行等压力的作用下,中国第一季度对外投资总体上依然实现了增长,其中,“一带一路”是中国高质量对外投资的关键。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4.2亿美元,同比增长5.2%,占同期总额的17.8%,较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313.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7.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9.4%和12.4%。
肖慧琳表示,受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以及技术等多方面都出现大变革大调整,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正在酝酿,国际社会需要新的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抗疫援助以及社会安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同时,中国率先摆脱疫情影响,向沿线国家援助抗疫物资并传授防疫经验,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疫情迅速稳定,为后续经济快速复苏奠定了基础。
她举例说,疫情期间,中欧班列跨境运输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的亮点。它不仅给沿线国家带去了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的物力,也带去了支撑后续贸易复苏的人力。可以看到,今年一季度在全球工程相关新签合同额降低的情况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合同额仍大幅上升,这与中欧班列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息息相关。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6月至今,已有超千列的中欧班列运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仅为货物贸易畅通提供了稳定的运输渠道,也为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搭建了桥梁和纽带。
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吕越也有同感,她说,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增长,一方面由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互补性较高,双方对于构建安全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目标相同,且可以实现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得益于中国与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谈判和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加强了双方深度合作的信心。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中国与非洲联盟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潜力将被更大激发,投资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继基础设施建设之后,未来,共建互利共赢的‘三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将是下一轮推动‘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的良好契机和主要方向。”吕越如是说。
谈及二季度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的走势,吕越认为,若疫情能够得到较好控制,预计二季度对外投资将会进一步实现正增长。考虑到RCEP成员国陆续完成RCEP国内核准程序,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RCEP成员国的投资将会进一步增加。肖慧琳也表示,二季度中国对外投资风险与机遇并存,后疫情时期相对开放的国际交流条件,加上中国在新基建、新能源、金融、信息传输等领域的逐步开放,对外投资将稳中有升,持续增长。
附:原文链接
http://epaper.comnews.cn/xpaper/appnews/569/6107/2976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