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儒大讲堂(3)”暨鸿儒金融实务系列讲座2024年秋季第一讲成功举办
校新闻网讯(中国金融学院供稿)2024年9月26日,鸿儒大讲堂(3)暨鸿儒金融实务系列讲座2024年秋季第一讲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交流大厦二层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联合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外部专家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黄海洲,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礼卿,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徐霄,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学术事务协调人段玉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副院长邓军,中国金融学院教务办公室主任曾英,中国金融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张涛以及学院教师代表、各年级博士研究生、2024级硕士研究生、鸿儒实验班本科生等400余人共同参加。讲座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院长王天一教授主持。
中国金融学院院长王天一在主持时讲述了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和中国金融学院的历史,并指出,中国金融学院与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一直以来保持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自2019年以来,学院与鸿儒基金会已累积共同开展40场鸿儒金融实务系列讲座,累积参与人数近万人,受到学院师生的广泛欢迎和一致好评。学院全体师生向一直以来支持学院建设发展的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各级领导、老师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向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情系教育、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践行担当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王天一还表示,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同因新时代高水平开放伟业而盛,同样肩负着国家使命和社会期盼。双方将抓紧开展相关领域研究,落实相关方面工作,为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输送人才,助力建设金融强国。
王天一院长主持讲座
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礼卿教授在致辞中对黄海洲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对参与讲座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张礼卿指出,鸿儒大讲堂系列讲座旨在搭建学术与实务的桥梁,促进交流合作。该项目致力于推动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确保学院输送的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并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实务基础。黄海洲在国际主流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在国际顶级的期刊上发表了大量优秀论文,并且有着丰富的政策咨询和实践经验,给同学们带来一场生动的实践课程。致辞结束后,张礼卿理事长代表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向黄海洲教授授予纪念奖牌。
张礼卿理事长致辞
张礼卿理事长为黄海洲教授颁发纪念奖牌
黄海洲教授以“货币的本质”为题展开讲座。黄海洲指出了货币主义和现代货币理论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创新的“货币即国家股票”概念,将国家类比为公司,将法定货币视为国家的股权。黄海洲强调,货币不仅仅是结算单位、支付手段和财富储存,还是国家资本结构的国家股票。通过“货币即国家股票”的类比,他解释了发行货币的成本和收益,澄清了货币的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国家如何在面对良好发展机遇时通过发行货币来为其经济增长提供资金。国家的最优资本结构需要在通胀成本与外债违约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黄海洲教授开展讲座
此外,黄海洲教授详细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金融改革和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指出通过中央银行、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等一系列改革,优化了资本形成和信贷创造机制,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巨量资金支持。尽管在此期间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中国经济却成功避免了高通胀的困扰。
黄海洲教授的讲座还涉及货币传导机制,特别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扩展了央行传统的“最后贷款人”功能,强调了其作为“最后救助人”对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性。他还强调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的至关重要,建议重新审视货币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在交流发言环节,黄海洲教授先后对五位同学的问题做出了解答。他表示货币是国家资本结构中的股票,代表着国家的权利和责任。他认为只有在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实现金融稳定。
在当前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如何让金融专业的学生快速在实践工作中发挥最大价值,充分运用金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各行各业真正需要的金融人才,是金融教育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合作与探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与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于2019年启动了“鸿儒金融实务系列讲座”项目,由鸿儒基金会资助学院对金融专硕研究生进行金融实务培养,通过邀请业界优秀从业者为学生讲授金融实务的相关知识,从而推动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高水平培养,使学院输出的人才更加契合市场需求,并为学生参加社会工作奠定较好的实务基础。讲座覆盖资本市场、债券、保险、银行、资产管理、宏观经济等不同子行业,进行多角度、不同维度的阐述,充分发挥金融教育“助推器”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将继续探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设,创新更多有利于金融人才培养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