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先进典型

[人物] 郑俊田:海关研究领域内的排头兵

2010-01-26 晓风 点击:[]

郑俊田:海关研究领域内的排头兵

文/晓风

郑俊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几十年来专攻海关管理理论研究,著述颇丰,在海关领域享有盛誉,为国内海关系统内为数不多的理论权威。曾任全国海关报关员资格考试专家组副组长,现任中国海关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关学会天津分会常务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务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其主要研究成果有:《海关管理研究》、《中国涉外经济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中国海关通关实务》等著作以及《海关通关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入世对中国海关的影响》、《实行大通关,加快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步伐》、《关于海关的依法行政问题》、《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构建和谐海关》等论文。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立项:其中有海关总署课题《全国海关报关员资格考试试题库建设》、教育部《入世后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制度的变迁》以及商务部《商务部“十五”人才培训与发展规划》等课题,和多项校级科研立项。其所担任的《中国海关通关实务》课程是1992年首次在全国本科非海关专业教学中开设,填补了此项本科教学的空白,该课程被评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精品课程。他所编写的《海关实务》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海关通关实务》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郑俊田教授自2001年涉足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业已取得可观成绩。现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其代表的著述有:《管理要素的理性思考》、《改革与创新,走向21世纪的中国公共管理》、《中国当代制度文化建设》、《中国涉外经济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创新》、《领导科学》等;其主要论文有:《公共利益论论纲》、《加入WTO的文化对应》、《官德建设的重要性》、《实践三个代表,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文化作用方式的特点及其启示》等。

潜心学术 无悔追求

郑俊田教授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前身),1983年赴加拿大圣玛丽大学商学院进修。长期从事海关管理的教学与研究,著述颇丰,精通我国海关法律、法规与海关制度,在海关制度、通关事务的研究上造诣很深,学术地位居学科领先水平。目前是海关系统内唯一以高校教授身份担任中国海关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关学会天津分会常务理事的人。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宣读论文,其论文多次被中国海关学会评为优秀论文。

海关管理是专业性、实用性很强的“窄口径”的学科,在高等教育的学科群中可谓是不显山不漏水的“偏科”,耕耘在这块难以引人眼球的学术领域,很难在学界暴得“大名”。对此,郑俊田教授有清楚独到的见解与学术操守。他认为学科有“等级”之分,而学术研究不会有“优劣”之异。从来没有因其研究课题、研究领域的相对“窄小”,而放弃个人的学术追求。抱定“咬住青山不松口”的劲头,耐得寂寞,默默耕耘,终成海关研究领域中公认的“大家”。回顾几十年的学术研究,他感慨人生馈赠的丰厚———在“无人喝彩”的学术研究中,既取得了不菲的科研成果,也培育了自己耐得寂寞,不图虚名,远离炒作的秉性,还结交了不少的知心朋友和学术同行。

为了适应教育部学科专业的调整,球探体育比分于2001年成立了人文与行政学院,郑俊田为第一任院长。摆在他面前的行政工作、学科领域显然大大超过了海关管理系与海关管理的范围。为了胜任领导工作,使自己在学科发展中有更多的说服人的“话语权”,在繁杂的行政工作与协调各学科关系的工作中,要求自己一定要在保持海关管理研究上的强势外,扩宽自己的研究领域,他开始涉足于管理学、行政学、制度文化、领导科学等的研究,独著、合著多部、多篇著作与论文。几年来有关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的钻研,使他较为成功地完成了由“外行”领导向“内行”领导的转型。

公益精神 务实领导

郑俊田教授自1987年就进入了领导岗位,20年“双肩挑”的身份与行政管理的工作,积淀于他心中最深的感慨就是:学术研究出于热爱,领导工作一定要出于责任与义务。作为领导一定要有奉献精神,要有舍“小我”为“大我”的人生境界。20年来,他以此为从宗旨,很好地处理了领导工作与学术研究、班子内部的团结、自己与群众的关系等,以自己的敬业奉献精神赢得了同事、下属的拥戴,是学院公认的好领导。他出身于农民家庭,玉田肥沃的土地赋予他务实肯干吃苦的精神。他不善言辞,拙于交往,踏实工作,廉洁自律,一心扑在工作上。常常是学院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他生性纯朴,为人忠厚,不计小事,谦让互助,学院的许多同志都得到过他无私真诚的帮助。他常说:要让群众有奉献精神,领导就必须无私地为学院的公共事业而工作,他要求自己一定把有助于学院发展的公益事业放在第一位,他身体力行践履公益事业的精神为学院树立了榜样。

求真务实,杜绝浮夸是他固守的工作作风。他不为身外的潮流风向所左右,要求自己一定要把身子沉下去,切切实实地从现实出发,哪怕现实是如何地不尽如人意。他从不回避学院工作中遇到的暂时困难,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精心勾画学科发展的前景,稳扎稳打地推动学科发展。特别是2006年公共管理学院的成立,使他看到了发展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海关管理的大好时机,以百倍的精力,集全院的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学院的学科发展迈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着眼未来 培育新人

当代管理学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管理要体现人的价值,最好的管理者不是生产产品,而是培育新人。这一理念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他。几十年的领导工作与科学研究,使他深悟培育新人是领导者不可推卸、责无旁贷的重任。随着自己步入“知天命”的年龄,这一意识越来越强烈和明晰。“育人”已成为他工作的主旨,心甘情愿地去当“栽树人”和“铺路人”。为了育人,他首先“让人”。在当下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下,为了教学团队的形成与成长,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一些自己可以“独霸”的课程,与一些老教师的课越上越多的现实形成鲜明反差,他的课是越上越少。他从不封锁自己的科研领域,凡是由他承担的科研立项中,他都吸纳了不少的年轻人,在传授知识,集体攻关的同时,把奉献、协作品质也传给了年轻人,带来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为了育人,仅仅“让人”是不够的,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以来,在抓学科建设的同时,推行了“推人”与“炼人”的工程。为了培养年轻人,在调整学系结构,凝练学术梯队的工作中,大胆地把年轻教师推到了领导工作的第一线,他真心地信任他们,竭力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工作,采取给年轻教师压重担的作法,把更多的机会给了他们。他说,他心甘情愿的工作是:做好“植树人”,让更多的人可以“乘凉”;做一块结结实实的“铺路石”,为学院学科的发展奠基通衢的大路。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在他的工作下,学院已形成了宽松、和谐的学院氛围,由年轻教师担起学科发展重担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他们积极地参与学院的学科发展,为学院的学科发展出谋划策,献计纳言。看到年轻人朝气蓬勃的身影与卓有成效的工作,郑俊田教授由衷欣慰,他坚信年轻人大有作为的时机成熟了!学院的发展大有希望!

郑俊田教授常说:不同时代赋予人们不同的历史使命。目前球探体育比分公共管理学科正处于起步、奠基的现实,赋予他的使命,就是扮演好“承前启后”的角色。他表示:一定要顺时势,以自己光明磊落的行为,为学科发展,为培育新人而努力工作。无愧于时代使命,无愧于壮年年华。

(摘自20071130校报)